事情回到幾日之前,姜嶺班師回朝,在御書房內室中與皇帝二人的談話。

皇帝與姜嶺二人相對跪坐,火燭輕輕的搖曳,室內非常的安靜。

“王叔,關中貴族已經坐不住了。朕本想打算遷都洛陽,減弱關中貴族的力量,但是此次漢王謀反,獨孤整等人極力勸朕在洛陽與漢王決一死戰,他們打的什麼算盤朕還不知道麼。將洛陽打成一片廢墟,這樣朕就不能遷都過去,好在此次楊太素沒讓朕失望。”

姜嶺道:“陛下,不可操之過急,先帝在時對關中貴族也是棘手,陛下剛剛登基,切不可因小失大。臣之見,還是應該按照先帝的方法,對其實行分化,拉攏,打擊。”

“又讓朕忍著這些害群之馬?”皇帝冷哼一聲,“王叔不是不明白現在關中貴族有多囂張,朕的南北兩衛軍現在都是關中子弟構建,朕的安全都不能保障。現在關中土地兼併嚴重,十室之中,九室都是關中貴族的佃戶,長此以往下去,先帝代北魏之事不是沒可能重現。”

姜嶺心中也有些無奈,本來解決關中貴族的事情應該由先帝來解決,只可惜沒等到先帝動手就已經撒手人寰。

“陛下。”姜嶺敦敦勸道:“現在大晉還離不開關中貴族的支援,南方之民並未完全歸附,北方突厥又未完全解決,東魏遺民仍舊彪悍,稍一有變動輒起兵叛亂,不可行非常之事。”

皇帝沉默片刻,說道:“王叔所言,朕明白。只是不動他們,朕就會變得被動。朕讓王叔領尚書令之職,希望王叔能夠在朝堂中輔佐朕。”

姜嶺心中卻又是另一番想法,漢王謀反,皇帝開始忌憚他手中的兵權。或許確實有著讓他入朝牽制關中貴族的打算,但絕不是主要原因,皇帝還是疑心了。

“臣也有此意。”

姜嶺心中嘆息一聲,雖然對於皇帝的不信任他很不滿意,只是他也沒有辦法,正如皇帝擔心的那樣,關中貴族從先帝時就開始不滿姜家的統治,這個時候皇室內部就更不能離心離德,否則只會便宜了別人。

“細來想想,臣也老了,是時候留在陛下身邊安享晚年了。”

皇帝笑著頷首,他知道趙王叔明白了他意思,皇帝道:“王叔可千萬不要這麼說,父皇在時常對朕言:代王叔乃是大晉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朕還盼望著,有朝一日王叔能夠徹底解決突厥之患,在西域為大晉開疆拓土呢。”

姜嶺哈哈一笑,“老咯,打不動了,這把身子骨留在陛下身邊,或許還能為我姜家的天下盡一份力。”

皇帝道:“王叔且放心,承梟那孩子朕覺得不錯,有勇有謀,待他成婚之後,朕將給予他重任,希望他能夠繼承王叔的風采,完成王叔未竟的事業。”

“謝陛下!”姜嶺這次倒是真的感謝了。

皇帝擺手,“王叔切莫如此,縱觀宗室子弟,也只有那孩子有些聰慧,將來若朕不能剪除世家之患,還要他輔佐朕的孩子呢。”

“對於世家的處理,臣的建議是按照先帝的方法,分化,拉攏,打擊,陛下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必將迎來世家頑強的反抗。”姜嶺說道。

皇帝點點頭,忽而一笑,道:“告訴王叔一個好訊息,公孫晟在西域聯合吐火羅十國打敗西突厥,迫使其東遷,想必不久之後伊剎邪就會和處羅可汗對上,到時候東西突厥二部火併,此消彼長,下次大晉三軍出塞,必能一舉擊潰突厥。”

“王叔覺得,晟公如何?”

姜嶺如實道:“蕩寇縣公乃是針對突厥的能人,西域之事交給晟公,自是妥當。”

皇帝點點頭,接著道:“朕欲對其委以重任,然……”

皇帝忍了一下,沒說下去,但是他相信姜嶺能明白他的意思。

事實上姜嶺確實明白,現在他被調回朝中,能應付突厥的主帥,非公孫晟莫屬,但是公孫晟還有另一個身份,他也是關中貴族。換句話說,皇帝不是很信任他。

“朕前幾日聽聞並國公欲和晟公結親,甚為憂慮啊。”皇帝又補充了一句。

並國公李源,不折不扣的關中貴族,他的正妻就是竇氏嫡女,換句話說,李源是關中貴族的核心圈子裡面的。

如果公孫晟與李源結成親家,那麼公孫家就會被徹底吸納進入關中貴族的核心圈子,到時候皇帝怎麼可能放心將大軍交給公孫晟,讓他去對付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