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紅樓夢》開篇時,看到賈雨村與丫鬟嬌杏的故事,讓我忍不住露出了微笑。之後,反覆閱讀,認真研究了一番,感覺更有趣。

書中故事情節大致是這樣的:曾是詩書仕宦之族的賈雨村,家道中落,寄讀在葫蘆廟裡。一日,在甄士隱家翻開詩籍解悶。聽到窗外有女子的聲音,往外看,就見一個丫鬟正在掐花兒,見有幾分姿色,便呆看起來。那丫鬟掐了花要走時,猛抬頭,看到了身材雄壯,衣褲襤褸的賈雨村,想到甄士隱曾經提到此人,好奇之下,就回頭看了賈雨村兩次。賈雨村以為丫鬟有意於他,便牢牢地記住了。之後,賈雨村做了官,再次偶遇嬌杏,便娶回家做了二房。嬌杏出嫁一年左右,生下一子;又半年,雨村嫡配忽染疾下世了,雨村便將她扶作正室夫人。

這段故事,篇幅不多,仔細品讀,卻很有味道。

首先,成就這段姻緣的,是兩次巧遇和多看了的那一兩眼。

第一次巧遇,是在甄府裡。嬌杏掐花兒時,賈雨村抬頭看到,隔窗呆望。被嬌杏抬頭髮現,“自想:‘這人生的這樣雄壯,卻又這樣襤褸 我家並無這樣貧窘親友,想他定是主人常說的什麼賈雨村了,——怪道又說他必非久困之人,每每有意幫助賙濟他,只是沒有機會。’如此一想,不免又回頭一兩次。雨村見他回頭,便以為這女子心中有意於他,遂狂喜不禁,自謂此女子必是巨眼英豪,風塵中之知己。”

從這裡,可以看到,雖然兩人目光相對,看對方時,所思所想卻截然不同。是嬌杏無心,雨村有意的一種狀態。沒有你情我願,情投意合,只有賈雨村的一個誤會,只有他的自作多情。

第二次巧遇,是這樣的:“原來新任太爺……因在我家門首看見嬌杏丫頭買線,只說女婿移住此間……”

一個縣太爺,在任職的縣府,從街面上過,掀開轎簾看一看,是正常的。但他多半兒不會一直都掀開轎簾向外看。可偏偏就在他掀開轎簾看的時候,就看到了嬌杏,而且還認了出來,實在難得!

更令人驚歎的是,此前,他僅僅只見過嬌杏一面,而且還是好幾年前。可見,那一次看,給賈雨村留下了多麼刻骨銘心的印象!而且,賈雨村的記憶力實在是好!怪不得,他赴京之後,一下子就考取了舉人。

若非如此,在那麼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又是異地他鄉,從一輛匆匆而過的轎子裡,咋能一眼就分辯出是她呢!

然後,賈雨村就娶了嬌杏,成就了一段姻緣。

這不就是一個典型的才子配佳人的故事嗎!

可仔細一想,似乎有點兒不對!

才子,是指才德兼備、富有文才的人。

佳人,是指美人。

賈雨村有才無德,算不上才子。

嬌杏呢?在賈雨村眼裡,“生的儀容不俗,眉目清秀,雖無十分姿色,卻也有動人之處……”照此看來,也算不上真正的美人。

至此,聯想到前面石頭與空空道人對話時,作者提到對才子佳人小說的厭煩,便意會到,這很可能是作者故意寫這故事,來調侃才子佳人小說:巧合、巧合、巧合,巧合之後,還是巧合!

兩人在甄家花園隔窗巧遇,為巧合1。

嬌杏多看了賈雨村一眼,引賈雨村自作多情,為巧合2。

賈雨村看到嬌杏在街上買線,就娶回去了,為巧合3。

嬌杏做二房僅一年,生一子,便母以子貴了,為巧合4。

又半載,雨村嫡配死了,嬌杏被扶作正室夫人,為巧合5。

真實的世界裡,有這麼巧合的事情嗎?

我孤陋寡聞,以為巧的有些失了真!

但生活中,我們卻發現,很多人,偏偏喜歡看這種巧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