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重圓(一)

那錦帳是鮫峭的,府裡只有這麼一副,易姨娘先哎呀了一聲道:“這麼個愛巴物兒,真是稀罕如果不是王妃說了有帳子,眼神差一點兒的人根本看不出來有帳子在。

石姨娘也湊趣道:“我正在想,半空中這些珠子是怎麼不掉下來的。原來這帳子竟然象是透明的

沈玉妙也得意了,看我多疼表哥,獨一無二的東西都給了表哥新房用,她笑道:“馬上要天冷了,這帳子也要收起來了。別看有這麼大,收起來不過薄薄的一層

又回頭看了跟過來的朱子才道:“去年秦夫人說是從大食帶來了一副明珠八寶的錦帳,讓人去京裡取了來,掛在這雕花玉床上才相襯呢

朱子才忙躬身道:“一會兒就讓人回京裡取去聽了王妃又指了牆角道:“這裡放個高几,只是擺花還是擺香爐先不必擺上去,不知道郡主喜歡擺了香爐呢,還是擺了稀罕的花

兩位姨娘跟了她一路行來,一直都是和顏悅色的,這會兒收拾房子,稀罕的東西都往這裡放。

石姨娘勉強笑了一下,道:“憑她喜歡什麼,王妃賞的都只有喜歡的易姨娘也輕輕笑一笑說了一句:“王爺看了王妃這樣盡心,就是喜歡,只怕也是覺得那明珠八寶的錦帳,還是王妃用的好

聽了王妃又在看鋪陳桌子的錦簾:“明兒讓祝媽媽來看了,有一批好的蜀錦,到是拿那個來做桌子上的桌簾子的好。表哥看了蜀錦,也是喜歡的

說完了,象是才想起來了,對了石姨娘、易姨娘笑道:“看我,把你們忘了。那蜀錦花樣秀密的很,一人送一匹去,做件衣服中秋節穿吧

兩位姨娘這會子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佯裝了高興謝了賞,看了王妃又讓人取了不同花色的蜀錦來,給王爺的新房挑先窗簾,桌簾,凳子上的錦墊。

真是不好攔了她,這樣好的錦綢,想了做一件衣服都是難得的,拿來做窗簾,做底下坐了的錦墊。

石姨娘幽怨的看了易姨娘,易姨娘也是同樣的眼神看了石姨娘,這位側王妃過了府,會不會還吃人?沒來就這麼大動靜了。象是全王府都為她要讓路。

兩位姨娘過了一會兒又笑道:“這位新人在京裡一定是給王妃請過安了,所以王妃才這樣疼她

沈玉妙聽了這話,倒愣了一下,才一笑道:“我還沒有見過她石姨娘忙跟了話打聽笑道:“一位郡主,一定是好的,所以王妃沒有見過,也這樣疼她一個小東西擺設都要端詳了再端詳。

沈玉妙也有心同人談一談這位郡主,她認真想了一想,對淮陽郡主也只是聽來的隻言片語:“是位才女,聽人說是才貌雙全的

一側的正房內,也是仿了自己的房間,準備了寶硯香墨,不知道這位郡主過了門領不領自己的這位人情。

朱祿進了來,遞了信進來:“京裡蔣大人的信,衛夫人的信沈玉妙也站累了,坐了下來就手展開了信。

外祖父與衛夫人在信裡一反的態度,雖然還是叮囑了自己要討好表哥,同表哥繼續修好。但這一次的信裡,蔣大夫老辣深刻的寫道:“已經同王爺修好,且前次已經有了阻攔之語,不可以輕易放鬆了,淮陽郡主年方二八,如能以世子年幼為名,拖延兩年,以後就是生下孩子來,也是兄強弟弱,不可以攀比了……”

衛夫人則是直接了當了:“世子與側妃的孩子年齡一定要相差到五歲以上去,世子地位才穩……”

沈玉妙一直面帶微笑看完了信,摺好了放到懷裡來。

冬天的一個深夜,城門早就已經緊閉了,守城計程車兵在冬夜的寒風裡站得筆直,對了城外一片黑暗看去。

城門內,幾乘馬過了來,巡城遊擊從馬上下了來,在城牆上巡視了一圈,然後也立於了城牆上往城外不時看了。

半個時辰以後,天更寒冷了,城外傳來了快馬賓士聲,幾騎飛也似的從黑暗中奔到了城門下,往城門上看了,有一個人大聲喝了:“開城門

巡城遊擊親自下了城開了城門,幾騎奔過來,都是黑色披風黑色帽子,遮住了面孔看不到是誰。

只有馬頭前站了巡城遊擊看了一個清楚,風帽內是王爺的面龐,王爺幾天前來了信,說了今天夜裡到達,巡城遊擊就候在了這裡。

朱宣看了巡城遊擊行了禮站起來,沒有說話,只點了點頭,帶了幾騎快馬奔向了王府。

朱子才也候了王府門前,親自拉了馬韁繩,朱宣大步流星下來,往裡面走去。朱子才這才帶了笑容看了跟了回來的朱福,兒子象是又長大了好些。

如音開了房門,朱宣解了披風遞給她,這才往房裡走,大半年沒有見到妙姐兒了,他變回了心思以後更是思念如渴。

房裡地下都鋪了錦墊,這個時辰妙姐兒也一定是睡了的,他還是輕手輕腳的過了來,立於床前就了床前小燈,看了錦被內睡著的妙姐兒。

玉色繡鴛鴦的綾被內,妙姐兒一頭瀑布一樣的長髮披在枕頭上,她微顰了眉,象是夢中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一樣。朱宣輕輕用手指撫摸了她的面龐,這孩子象是又瘦了,他先入為主,一心裡心疼了玉妙,看了她面色如象牙一樣,又覺得她面色蒼白。

看了一會兒,才低了頭在她臉上親了親。重新出了來,如音打了水來梳洗了,朱宣這才解衣寬頻上了床。

老實不客氣的把玉妙抱在了懷裡,軍中久曠,玉人一在懷抱,朱宣立即就想動手動腳了,沈玉妙夢中驚醒,並沒有象以前那樣嬌嗔了:“睡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