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溫情(三)
章節報錯
第二天上午是先去皇后宮中請安,朱宣則是要去宮中拜見。申氏的孩子也有一週多,太夫人當然是要一碗水端平,也是養在自己房裡。
一大早申氏約了方氏就過來太夫人房裡:“我們去候著吧,太夫人說如果回來的早,要去家廟上呢拜祭呢。”王爺大捷的訊息傳到京裡之後,太夫人就命人去家廟上燒過香,這一次回來又要親自過去。
不信神佛,可是要給祖宗上香,這種解釋不過去的事情只能說是各人的心吧。
方氏看著申氏身上一件石青色的盤球瑞獸的衣服,再看看自己身上的一件青綠色如意牡丹,先笑上一笑道:“這可都是大嫂送來的衣料。今天都是第一次上身。只是你急什麼,
大嫂是一早進宮,就是回來去家廟上,這一會兒也還在宮裡,想是你急著看孩子呢。”這才陪著申氏一起出門。
妙姐兒不在京裡,方氏自從與六房裡的三奶奶不怎麼走動,也是一向只能和申氏在一起說說話。申氏有了孩子,象是說話要爽利的多,在路上讓丫頭們前面走,妯娌兩個人在後面說話。申氏對方氏道:“上次對你說的那藥,你有沒有在吃?”
方氏還沒有孩子急得不行,就到處亂吃藥,太夫人知道卻是不管,女人要孩子的心情當然都是緊急的。只是方氏一年亂吃不少藥,還是沒有用。
聽到申氏在問藥的事情,方氏只能是嘆一口氣兒,對申氏有幾分灰心:“還吃什麼,難得我們爺也不著急,我把青桃給了二爺,也是沒有。”
然後對申氏學學二爺不中聽的話:“那一天我在吃藥,剛才二爺回來,看到以後就說沒有病亂吃什麼藥,平白吃藥總是不好的話。”方氏在心裡,以為朱明還是在記恨梁姨娘沒有孩子那一件事情。
“想想二爺都不急,我急什麼。”方氏一提起來這件事情就是心裡不舒服,朱輝有了孩子,大哥不用說,四個孩子。這是方氏理當著急的事情,不想就遇到朱明說上這麼一句話,很是讓方氏傷心一下,也打擊方氏用藥的心情。
申氏很是瞭然地勸慰方氏道:“說二爺不著急是沒有的事情,不過是不知道你吃的什麼藥罷了,二嫂一向伶俐,怎麼卻不知道回二爺一句,大嫂不是平時無事也吃藥,王爺都不嫌平白吃藥不好。”
有過孩子的申氏不象以前那樣在王府裡說話比較揣測,而且非常理解方氏的心情。方氏這才笑一下道:“可不是,大嫂回來,樣樣有了比頭,以後大嫂再吃藥,我也要學給二爺聽一聽去。看看他說不說平白吃藥不好的這句話。”
兩個人結伴來到太夫人房裡,先看到小王爺們和小郡主在房裡玩笑,申氏的孩子正在一側的房裡睡覺,申氏和方氏就先來到一旁看一看朱輝的兒子,取名朱學,這名字是老侯爺起的。
方氏只是莞爾,如果我要是有孩子,太夫人不提我是不願意給太夫人帶的。要知道想當初世子朱睿是過的什麼日子,世子一睡覺,房裡人一點兒響動都沒有。
現在坐在這一側的房裡都可以聽到小王爺們和小郡主的笑聲,一家子人住在一起,肯定總是有不如意的地方。夫妻兩個人之間,在一件事情上也會分一下主次,方氏和申氏是很習慣自己的位置,主要是朱明和朱輝是這家裡只是二爺和三爺罷了,樣樣靠著家裡吃飯。
也有媽媽們和丫頭們在哄著小王爺們和小郡主們小聲兒:“太夫人在和說話呢,學哥兒也在睡覺”可是四個孩子不是個大人,不是個明白規矩道理可以說得通記得住的大人,不過一會兒,玩上來什麼都丟到腦後。
如果這裡面有壞人倒也罷了,乾脆也就做一場就是,可是沒有。方氏含笑看著申氏把剛剛醒過來的學哥兒抱起來,孩子們是不懂事的,就是吵鬧一些也是沒有地方說的。
太夫人正在和家廟上的人說話,還有族長夫妻,兩年前就是年邁的族長夫妻居然還是精神康健,和太夫人一樣也都是走路精神的很。
太夫人是正在奇怪,手裡只是捏著一塊絲帕在沉吟:“好好的,把姨娘打發走,這又是出了什麼事情?”
白髮蒼蒼白鬍子的族長這才對太夫人道:“昨兒王爺一回來,那麼累而且也沒有時間,書房裡見我,說封地上姨娘易氏和姨娘石氏也打發了。”王府裡不過就是這幾個姨娘,朱宣對著族長也說一聲,讓他知道一下。家裡是再也沒有姨娘。
進府裡這麼多年,有時候回京,族長總是會關心一下王爺的子嗣問題,就要問一聲:“封地上兩位姨娘也是沒有?”朱宣總是搪塞過去。
太夫人含笑道:“妙姐兒和王爺沒有一個人對我說,昨天先對你說了,想來是今天或是明天我們要去家廟上拜祭,怕你見不到姨娘出來行禮會說一聲兒。”自從易小姨娘出事以後,族長對於家廟上的兩個姨娘也是看得嚴緊。
“昨天剛回來,今天又進宮,王爺從宮中回來一定是會說的,”族長太太還以為太夫人是知道後在不高興,其實太夫人當然是不會不高興,打發姨娘或是有人太夫人都不會怎麼樣,太夫人只要夫妻和睦就行,此時太夫人只是在心裡猜測這是怎麼了?
管家廟的人約了族長夫妻來見太夫人,只是一件事情:“王爺雖然開恩,可是允許姨娘們再嫁,這事情不妥當,也有失王爺的體面,請太夫人再問一問王爺,不喜歡兩位姨娘,可以一輩子放在家廟上讓人看管就是。
王爺有這樣的舉動,王妃那裡也應該勸一勸才是。姨娘們再嫁人,不是要讓京裡別人家裡看笑話。”管家廟的人最後才提王妃,在心裡也是有覺得沈王妃策劃了這件事情的心思。
就那時的環境,那時的制度來看,王爺打發姨娘,大家只能覺得是王妃的心思,只有太夫人覺得不會,太夫人搖一下頭,也不一下子就說不會是妙姐兒的主意,只是道:“等我問一下王爺再說吧。我們去家廟,讓姨娘們不要出來就是。”
“可是,”管家廟的人艱難地對太夫人道:“王爺昨天就吩咐,讓紀氏和謝氏姨娘立即就從家廟裡搬出來,今天一大早就先幫了她們搬在油車衚衕裡的舊房子裡,這才趕著來回太夫人的話。”
王爺象是一刻也等不得,昨天吩咐下來,昨天就要搬走,還是管家廟的人回話:“城裡的房子也要收拾,明兒一早搬也行。”
姨娘謝氏和紀氏比石姨娘和易姨娘更是摸不到頭腦,封地上的兩位姨娘至少是聽王爺親口說的,也有見過王妃,聽過王妃的安慰;京裡這兩位姨娘昨天晚上聽說也是哭一夜,今天早上不搬也不行,有人來強著搬,臨時搬到城裡的舊房子裡去,正在魂不附體,以前還有一個姨娘的名分,還算是南平王府的人,現在難道什麼也沒有了?
朱宣想好要做的事情,從來雷厲風行,太夫人越聽這件事情只象是朱宣自己的主意,妙姐兒是知道還是 ...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