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舔犢(六)(第1/4頁)
章節報錯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
第六百一十六章,舔犢(六)
臘月就要到了,妙姐兒是分外的忙,辦年一切事情都要早早的弄好,封地上回去有時日,更是要提前弄好讓人回去說著備辦才行。
一直忙到下午的時候,外面進來申夫人一進來就笑:“有兩天沒有來看王妃,說這一會兒閒呢,我過來坐一坐。”
妙姐兒就沒有起身,起身也不方便,倚著小桌子和申夫人說話:“母親說,外面請一班小戲子來,正要去個人問問喜歡什麼?”
兩個人就此答上話來,外面再進來一個管事的婆子,申夫人就住了嘴,管事的婆子一看是個空兒,趕快回話道:“年下所有的鞭炮,花燭一共支用若干銀子。”
妙姐兒並沒有回話,身邊坐著的端慧郡主道:“拿來我看。”丫頭們接過來送到郡主手上,端慧郡主看一遍,笑一笑道:“數目是不數,字是寫錯了。”自妙姐兒有身子以來,多是端慧郡主在一旁學著料理,今年是第一次端慧郡主操持辦年,樣樣都是仔細的。
看著羨慕的申夫人這就是一句現成的好聽話:“郡主小小年紀就可以幫著王妃理家,以後是不用愁的。”以後去長公主府上,看這架勢也是當家人。申夫人想到這裡,不由得有些感想,自己初成親初當媳婦初管家的時候,樣樣不著手,可以說是手忙腳亂。
“她會認字會寫字,幫著我,我倒輕閒不少。”妙姐兒愛憐地看看女兒,真是個好幫手,而且陪坐著一天也不會亂跑,大了倒比小的時候要好的多,小的時候只是坐不住。
坐上一會兒就出來的申夫人白來坐一會兒,心裡只是沒有底氣,什麼也沒有打聽到。太夫人那裡也不好時時就在,太夫人雖然上年紀,有些親戚們還是往太夫人那裡去說事情,沈王妃再有了身子,更是多往太夫人那裡去。
申夫人正好往申氏房裡來,進來的時候先聽到的是歡聲笑語,紫影月影在這裡幾天混得熟了,正在房裡嘰嘰喳喳說笑,申氏和香杏都笑得用帕子掩著口,看到申夫人進來,站起來迎了,這幾天裡心情不錯的申氏喜滋滋地吩咐人:“好的茶葉沒有了,倒是去大嫂那裡去找一些來給母親泡茶喝。”
丫頭們就去一個,申夫人滿面笑容對申氏道:“我的兒,看你倒是自在,又往王妃那裡要東西,我剛從那裡來,她忙的很呢,一屋子回話的人。”跟沈王妃比一比,覺得申氏真是自在,在這裡自在玩笑,然後就只是要東西。
這就是人的命,申氏在家裡從沒有學過管家,嫁過來也不要她管。申夫人想一想自己只讓親生女兒出嫁前學著管家,就象王妃對小郡主一樣,小郡主坐在母親身邊管家裡的事情,很是有氣派的樣子。
眼前這沒有管家的人是悠閒自在,而申夫人的女兒在家裡學管家,過了門就是柴米油鹽忙個不停。
申氏也笑著道:“大嫂向來是辛苦的,早上我是想讓人去要的,想想下午閒一些兒。”再回身來對香杏道:“帶兩位姑娘去吃點心去,我和母親說會兒話。”
這裡把人都打發出去,申氏才對申夫人道:“大嫂怎麼說?”申氏是知道申夫人一定是去探訊息,她等不上幾天就要著急。
“她忙著呢,我沒有找到空兒說。”申夫人覺得自己也糊塗了,這又不是一個小家,光京裡家裡就上百口子人,忙對申氏再親熱地喊一聲:“我的兒,”這一次來這樣喊一聲,就親切又自然:“我說不中用,還是要你去說才成。”
申氏手裡也抱著手爐,進門的時候吩咐過丫頭給申夫人送手爐來,看著丫頭這就進來送手爐,母女兩個人停上一停,等丫頭出去才接著說話。
“要我說,母親不必問許多,倒是先住著的好,”申氏在心裡早就想過:“過年前都不會有訊息的。”
申夫人嚇了一跳:“這還有一個月之多,倒不會有訊息?”含笑的申氏想,這又不是街上買菜,青菜蘿蔔去了就得,這是幾個哥兒的親事,是要好好斟酌才行。
對著申夫人著急的面容,申氏面上越發的有笑容:“年年十一月裡,大嫂就要開始忙,先理封地上過年的事情,然後是京裡。再說哥兒們的親事,家裡要商議,所以過年後才能訂下來。”
申夫人聽過以後只是發愣:“這倒比你父親學裡辦事情還要麻煩。”申夫人原以為來了以後,申氏夫妻說一聲好,再回太夫人一聲,王妃那裡恭敬些就可以了。
“可不是這樣的,”申氏款款地告訴申夫人道:“母親聽我說,在這裡過了年再回去,紫影月影我留下來,這事情想來是一定會有結果的。”
聽過這話,申夫人肯定是著急的:“我不回家,這年可怎麼辦,我是不能留過年的。”雖然有些惋惜,申氏還是很誠懇地挽留:“來京裡一趟不容易,母親上一次來還是幾年前,母親和大嫂都讓人來說過,過了年再回去。”
房裡只覺得溫馨,對著申氏幾年間象是沒有怎麼變的明麗面龐,申夫人心裡還是想起來,這挽留是不是為著董姨娘。
可是申夫人是不能留,家裡一攤子事情,遂給申氏有些為難道:“我是不能留,這就回去,親事的事情可怎麼辦?”申夫人的眼神裡甚至有一絲求懇,上京一次並不容易。
“母親真的要回去,紫影和月影留下來,”申氏早就是想好的,對申夫人道:“母親看這樣如何?”
房外傳來紫影和月影的說話聲音,母女兩個人話也說的差不多,就此打住,看著門簾打起來,香杏和紫影月影一起走進來,稚嫩的面容上還是歡欣著,申夫人也跟著高興起來,這兩個姑娘都是申夫人孃家的嫡親侄女兒。
申氏只是含笑,哥兒們的親事一定要大嫂拿主意才行,不是象申夫人想的那麼簡單,自己和三爺說好就行,不過三爺嘛,也相中了一個給習哥兒,學哥兒的親事就不是三爺和自己能當家的了。
想想方氏說的二爺說話全然不管用,申氏淡淡一笑,再不管用他只要說了,總不會白說。二嫂這些年來與二爺之間總是時時地有一些小小的不和契,看在妯娌的眼裡,也為她稍擔一些心,好在二爺三爺雖然不象是王爺那樣對大嫂百依百順,也還算是好丈夫。
申夫人又住上幾天,把紫影月影留下來,帶著心滿意足,覺得此行不虛的董姨娘離去,申夫人心裡也不算虛了此行,至少抱著一份希望,既然肯留下來,總是會有機會的吧。
年關將近,京裡各家各戶都在忙著辦年,武昌侯從廊下往高陽公主房裡去,看著屋簷下吹來的風雪,先問一聲自己的兒子和女兒:“文昊和康寧哪裡去了?”
“小侯爺宮中去了,小郡主去南平王府了。”身後跟的人回過話,武昌侯只能哼哼笑兩聲,聽起來頗似牙在痛。兒子*中去,康寧去南平王府,今天和昨兒掉了一個個兒,昨天是兒子南平王府裡去,康寧宮中去了,這一對兒女比做老子的還要忙。
看著外面這好大雪,倒是騎驢衝雪的好天氣兒,武昌侯想想就頭疼,日常事情繁瑣之極,這大雪又要壓倒若干的房子,工部的人又不能閒著才是。回到家裡來也是一心的事情,處處是事情,武昌侯想著面上就不是高興的樣子進到高陽公主的房裡去。
高陽公主正在聽人回事情,卻是一位吏部的大人在回話。看到武昌侯進來,先行過禮,再就繼續道:“明年放出京去的人都是皇上看過,太后也看過的,太后讓下官長公主這裡再來一下。”
“就這麼樣吧,”高陽公主在武昌侯一進來的時候,就先看到他面沉如水,心裡想又是什麼事情惹到了他,近年來這冷麵孔也看得太多,倒象是以前給武昌侯冷麵太多,現在不得不看一樣。
等這位說事情的大人走以後,高陽公主才滿面笑容地問上一聲兒:“侯爺又是有心思了?我是猜不出來,也別讓我猜,只管說就是。”以前看到不高興,問上一聲兒,武昌侯就沒好氣:“你猜猜看。”高陽公主心想,我今天是不想猜,也沒有那麼多精力猜你在想什麼。
房中先就是一聲長嘆,高陽公主更是要笑:“年關將近,家家戶戶要辦年,侯爺這是嘆的哪一門子氣,難道我們家裡還有年關難過的事情不成?”
武昌侯也被逗樂了,只樂一下立即收住,重又擺上臉色來:“公主倒有開玩笑的心情,雖然不是年關難過,卻也是要從長計議的事情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