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回來(十一)

南平王府裡剛想著為世子和姚雪慧訂親,信發走也才幾天,姚夫人攜著女兒姚雪慧就到了,妙姐兒不能不喜上眉梢,一面問人:“有沒有回過王爺?”

聽著回話的人道:“王爺知道了,請王妃好好接待才是。王爺說,那信她們應該是還沒有看到。”信此時是在路上的信使身上。

“去個人告訴姚夫人,這裡中開門接她們母女,”妙姐兒喜氣洋洋,世子的岳家要到了,當然是隆重對待,想當初,年少的沈王妃在京裡進王府的時候,南平王十里長亭親自去接這隻“鳳凰”,京裡也是大開中門迎的妙姐兒,在封地上倒是沒有,朱宣倒是沒有講這個俗禮兒,此時再回想起來,當然不是件件都要計較一下。

接下來再喊人:“喊管事的,”妙姐兒這個時候才看看坐在房裡的世子朱睿,手裡拿著一塊黑子紅瓤的西瓜吃得正香甜,妙姐兒微皺起眉來了:“世子快去換衣服,”

朱睿聽過雪慧來了,就象風吹過耳邊一樣,眼前這西瓜甜又多汁,和弟妹們坐在一起正吃得高興,聽著母親偏喊自己一聲兒回房去。世子朱睿嬉皮笑臉地棄了手上的西瓜皮,伸手又去拿剛才就看好的一塊又大又紅的,不想一隻小胖手先伸過來》無>錯》&n.,卻是胖倌站著在吃,一會兒就是一塊,頭也不抬地就拿走了。

取過另一塊西瓜的朱睿先咬了一口在嘴裡,才對著微嗔的母親嘻笑道:“她們還有一會兒呢,我吃過了再換也不遲。”然後對母親作尋思狀:“為什麼我要換衣服,我這一身衣服是剛才見父親才換的。”一件暗紋的青色錦衣,朱睿看來看去:“我這衣服不錯。”

幾滴西瓜汁飛濺過來,落在錦衣的暗紋上立即消失無蹤,卻是胖倌吃得香甜,把汁水濺到了大哥衣上,這才抬起頭來看一眼的胖倌看一看大哥,隨便附合一句:“是不錯。”再伸手去拿西瓜,吃得汁水“噠、噠”滴在身上的胖倌吃東西向來是香甜的。

妙姐兒再催問一句:“快去換衣服,”然後再交待了:“你的狗都拴好了才是,不要出來嚇倒人。”世子朱睿猶不起身,賴在椅子上不動:“一會兒再去,”再往外吩咐自己的人:“好好安撫我的狗去。”

話才說完,母親已經到了身前,揚起手來對著兒子:“去不去?”朱睿這才站起來:“兒子還沒有好,”剛說到這裡,對著弟妹們先交待:“不許說我捱打了。”雪慧雖然是個標準的大家閨秀,可是說話從來也不少說,要是知道捱打了,指不定一生是她的笑柄。

想到這裡,朱睿臉上又是一紅,心裡要緊一下,雪慧要是再知道原因,會不會一哭二鬧三上吊?這句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話,也是時永康學出來的,三個人背地裡說女人:“我**本事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就這也沒有攔住我爹進小老婆。老沈,你母親一定是有手段,”然後時永康和韋大昌一起嚮往,對著朱睿臉上只是看:“只看你,就知道伯母生得好。”

弟妹們一起嘻笑保證:“一定不說,要是知道,準保不是我說的。”看著大哥這才被母親趕著去了,妙姐兒站在當地又去催孩子們:“都換衣服去。”

吃得正高興的孩子們一個一個沒了精神,只有胖倌不管不顧地問母親:“胖倌也換衣服吧,胖倌衣服弄髒了。”

“給小王爺取衣服來,就在這裡我看著他換。”妙姐兒命人取胖倌的衣服來,再交待胖倌:“客人來了,吃東西要斯文才是。”看著胖倌點頭,衣服就在隔壁也就取了來,妙姐兒這才命人打水來,就在這裡自己解了胖倌的衣襟,在這裡換衣服。

端慧郡主看到也過來了:“媽,我也在這裡換衣服。”命人也去取自己的衣服來:“我在這裡換。”然後就被母親說了:“你是胖倌嗎?快回去好好梳洗了,打扮得好才行,這是接你大哥以後的岳家,”然後嗔怪端慧一眼:“文昊來,我不是也一樣鄭重。”這才把端慧郡主給說走了。

是坐在馬車來的陶秀珠和姚雪慧,一早就讓人來報信,再坐著馬車在路上時,先看到報信的人來了,隨後還有幾個人在身後過來。

馬車裡的陶秀珠先高興一下,對雪慧道:“朱伯母讓人來接咱們來了。”雪慧也是高興,看看來的人,為首的一個五十歲左右,卻是外表潔淨端莊,在馬車前就行了大禮:“大管家朱子才奉王爺王妃世子命的鈞命,迎接姚夫人。”

一聽世子爺三個字,雪慧不由得展顏一笑,朱睿也在家裡呢。聽著母親坐在馬車裡對著朱子才客氣:“我們不能當不速之客,才讓人去報一聲兒,哪裡突然就到門上的理兒呢。王爺王妃世子這樣的盛情,真是不敢當了。”讓朱子才趕快起來。

朱子才起身以後,從容地稟道:“王爺王妃大開中門,迎接夫人姑娘,”從開啟的馬車門裡看到還有一個近兩歲的小小男孩,抱坐在姚夫人膝上睡得正香,趕快又加上一句:“迎接小公子。”

這一席話聽過以後,當然陶秀珠心花怒放,臉上本來是要見到舊友的笑容滿面,現在立即變成喜氣盈盈:“真是這般的客氣,”聽聽眼前這位一看就象是有身份人的大管家笑容滿面繼續回話:“王爺王妃世子盛裝迎接,請夫人姑娘小公子也更衣才是,前面十里路有一個下處。”

“好,好,”連說了兩個好的陶秀珠帶著孩子們是一身的行裝,也正想著哪裡去換一下才是,聽到安排得這樣妥當,當然是更高興。馬車重新起動,往下處而去。

坐在母親對面的雪慧覺得奇怪,對母親道:“媽,今兒接咱們,聽著太客氣了。”王爺王妃世子盛裝迎接,姚雪慧抿著嘴兒對母親笑:“朱睿也在呢。”

“這有什麼稀奇,我和你朱伯母好了這些年,這樣接咱們當然是應該的,”陶秀珠依然是喜氣盈盈:“果然來了什麼都好,要不是你弟弟太小了,去年我就想來了。雪慧呀,你要好好裝扮一下才成,還是我在京裡想的周到,衣服都帶得齊全不是。”再想一想又交待一句:“只怕會有封地上的夫人們來拜我們呢,這賞封兒幸好是在家裡就封的多。”

看著女兒芙蓉笑靨上略有出神的意思,陶秀珠再接著交待雪慧:“看你多好的命,生下來就是咱們家的第一個孩子,又和世子青梅竹馬,雪慧呀,”陶秀珠這才略有憂愁上眉梢:“這一次是母親為你想的最後一折了,再不成,你就只能回京裡聽你父親的嫁人了。”

陶秀珠的心思當然是要和世子朱睿訂親,從小兒兩個孩子就接來接去,一會兒把雪慧送去陪端慧,一會兒接了朱睿或是毅將軍來住兩天,當然毅將軍在京裡的時候更好接,世子朱睿地位貴重,留宿在外的時候並不多,可是如姚夫人,高陽公主也能接兩天。

雪慧微笑安慰母親道:“母親不必擔心,我也到訂親的時候,朱睿的年紀也不能再拖了,我想嗎?”姚雪慧微紅了面龐,看看熟睡中的弟弟,再對母親道:“這一次來一準兒有個結果,如果不成,請母親不必擔心才是,聽憑父親許哪一家吧。”說到最後,雪慧不能說是高興的,許一個不熟悉的人能高興嗎?

“你父親,”陶秀珠輕哼一聲,對雪慧道:“聽他的還有好親事嗎?當御史這些年,相與的人越來越是老古板,你忘了,二房裡你的表妹,許親的時候媒人說得天花亂墜,結果成了親天天生氣,”陶秀珠顰眉不解:“人都說那個小子也好,你表妹當然是好,怎麼就弄不到一處去呢?”

陶秀珠還是對世子朱睿寄於希望:“這一次一定要成,我給妙姐兒啊,帶來多少東西,就是王爺,也是精心蒐羅了這些年呢,想想你們成親事,那是天作之合,”陶秀珠想想毅將軍訂親,雪慧年紀與毅將軍差上不多,只是想著世子,就沒有送去。

姚家的姑娘姚雪慧的親事是不能再拖了,表妹們都一個一個地成了親,十二歲就成親的到處都是,為了雪慧的親事左一個不成,右一個看不上,姚大人在家裡就沒有少和陶秀珠生氣:“你到是出去聽一聽,京裡都說我們女兒挑得不行,這樣的名聲兒還怎麼找婆家。”

陶秀珠心裡自有主意,不管不顧地堅持到底,只是今年是不能再拖了,世子朱睿明年就十六歲,也是到了可以成親的年紀。南平王府裡世子訂親,肯定是要在成親前提前至少一年,整房子打首飾做衣服,當然是不能草草。所以陶秀珠帶著女兒揹著姚大人就來了,行與不行就只看這一次了,不想來了一個正著。

大管家先來迎接,再這麼鄭重,陶秀珠帶著女兒也不能草草,母女帶上兒子都是打扮一新,陶秀珠看著女兒身上一件紅色緞繡海棠玉蘭花紋的衣裳,人是有紅有白,體態婀娜。陶秀珠自己先滿意了,在心裡默默祝願:只希望這一次如我母女所願,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信女陶秀珠一定在京裡的觀音院重塑金身。

姚雪慧倒沒有這麼多的想法,做為長女她要體貼母親才是,為了自己的親事年年不成,父親與母親近年來生氣的主要原因就是這一件了。姚雪慧現在只是高興,南平王府上午接的信,這一路上就接待恭敬,姚雪慧想一想,這樣做一次客也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