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開演(十七)

眼前綠柳輕拂,紅蓮白蓮競相爭豔,玉妙微笑了想了,這不時到來的花枝招展的貴夫人們,也都是互相比了穿戴去了。

認識的人不少,一一來過,玉妙獨對了丁夫人一個人客氣的不行,邀她坐了說了一會兒話,丁夫人每一次離開她,就心裡安慰,王妃如此客氣,良人軍中應該是無恙的。

這裡視野開曠,一面聽了身邊這幾位表哥的舊相識談笑了,一面看了不遠處,慢慢行來的身影,是山陽郡主。

山陽郡主來拜了,玉妙更不起來,等山陽郡主走了,貴夫人們就笑著閒談了:"這幾時只聽到山陽郡主的事情,真是可憐啊,嫁錯了人。”

貴夫人們都處於權勢爭鬥之中,山陽郡主夜會北平王,一聽就知道為了小蜀王弄兵馬,沒有利益,不會平白去會北平王去,貴夫人們都是這樣。

玉妙聽了覺得憐惜,幸好表哥發了兵。小蜀王收到了朱宣的信,又收到了封地上家人的來信,高興的不行,讓妹妹來府裡道謝了,急急地就動身回去找夷人算賬去了。

那筆與慕容夫人合夥的生意就這麼放下了,山陽郡主和小蜀王心裡都覺得是南平王妃為自己說了話,想來給王爺信裡帶一筆也很容易。

兩個人都感激的不行,山陽郡主想了,先是送來了那麼貴重的首飾給我,一定是知道我沒有好首飾,手裡沒有錢,不管是當是用都是合適的。

哥哥這麼些年來,一直在與幾位王爺頻頻通訊,希望求兵馬,一兵也沒有求到,只是在王妃面前說了,這麼快就有了。山陽郡主要在京裡料理一下自己的采邑,先不回去,另外就是多同南平王妃走動了。

好在南平王妃再也沒有提過那件當了的首飾,沈玉妙又忘到了腦袋後面去了。她生活中可玩的事情太多了,又時時想了孩子,想了朱宣,只是牽掛得不行。

如音把首飾放起來了,看不到就想不起來。

聽了眼前的這幾位貴夫人說話這樣刻薄,也不避人,玉妙聽了不舒服。高陽公主聽了只是一笑,山陽郡主的事情不讓人說也不行,動靜太大了。

王美人受山陽郡主牽連,皇上好幾時都不去了,鄭貴妃對高陽漏了一句話,只是笑:"皇上聽了,也覺得不體面。”

韓國夫人見玉妙只是笑,並不接話攀談,心裡本來對她吃醋,見了面,明**人,更是不舒服,就問了一句:"聽說王爺為小蜀王發了兵,想來是王妃幫了忙?”

玉妙就笑一笑:"表哥說,軍事政務,不許過問,我是不問這些的。”

韓國夫人追問了一句:"如果不是王妃幫的忙,那就奇怪了,王爺以前象是對蜀地不滿,怎麼山陽郡主一拜會了王妃,突然就發了兵?”

旁邊就有人笑問了:"夫人怎麼知道以前王爺對蜀地不滿?”韓國夫人就揚了臉笑一笑,玉妙只能看了她笑,她那臉上的笑容分明是不打自招。

這又是表哥的一箇舊情人,看這個得意的樣子,一直是有來往。眼前這個人三十歲左右,也是一位豔婦,想來是表哥的心上人,不然不會這麼對了我猖狂。

玉妙見過的朱宣的舊情人,大多都是三十歲左右的貴夫人,與朱宣差不多年紀大。也不能怪玉妙見一次就不舒服一次。

由年齡推想了,也是表哥少年時相處的,一直就沒有丟開。表哥還真是念舊情。年長以後封王以後,人並沒有那麼荒唐了。

有時候朱宣對了玉妙的醋性大發,也會說一句:"自從接了你封地上來,表哥一直最疼你,你還要怪表哥。不是為了你不高興,才回了幾家商戶。”

玉妙聽了這話,更不舒服了,莊姑娘她們就是來了也是姨娘,從來不敢對我這樣的不客氣。京裡的貴夫人們來了見我脾氣好,就有人要敲打了我的出身,我家裡住不了,提前接了來。

玉妙忍了心裡的不舒服,如果表哥在,不舒服還可以回去對了他說:"某夫人來看我,是什麼樣子?”表哥就會看了自己笑,做他自己的事情,或是寫字或是看書,等自己說完了也就舒服了。

今天怎麼說,表哥前面打仗,我在後面爭風吃醋,這樣做不體貼不應該不說,只怕招來一頓訓,不是更是自找不舒服去。

一陣輕風吹來,荷香陣陣飄來。韓國夫人輕搖了團扇,又笑對了玉妙道:"昨兒有一個家人來對我說,現在做什麼生意最好最有錢賺。我說我不懂這個,要問一個懂的人,可巧今天見了王妃,王妃想來是一定知道的。”

旁邊的人都不說話了,這個大膽直接的人倒還是不多。高陽公主接了話:"夫人自己好象也有錢在外面流轉吧?不少字”

韓國夫人有些臉紅了,玉妙就淡淡笑了一下,沒有說話。別人以為她聽了韓國夫人的話心裡不舒服,其實她不舒服在“念舊情”這三個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