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開演(一)

五皇子就笑了,這人太過陰險了,糧草,軍馬,醫藥,飲食,樣樣都插手了。他微笑道:“先生說的清楚明白,足見經驗老道,不過我年紀小,初來軍中,考慮不到這麼周到,請先生細細寫了條程來,什麼人辦什麼事,我也好去和南平王說。”

五皇子是不打算為晉王皇叔背這個黑鍋去,剛才與南平王已經說的明白,這幾個人都是晉王送到了母妃宮中,不由我不帶來。

想讓我為你們去說去,可以,留個證據下來,我親手幫你給南平王去。

呂明文聽五皇子這樣說了,象是首肯的,高興的很。五皇子又問了旁人沒有事情就笑道:“咱們都勞累的很了,我要歇一會兒去,你們也歇了來,寫了來就送給我。”

大家就都散了。丁正巖等的人帳篷在五皇子帳篷旁邊,是兩個人一個帳篷,大家雖然都知道呂明文是晉王親信,可是這幾個人裡面,最有能耐的還是丁正巖,就先到了丁正巖帳篷裡坐了。

呂明文這才笑道:“老丁只是藏拙,不肯回殿下的話,我是不得不說話啊。”言語之中,還是得意的很,而且也有一些看不起丁正巖的意思。

晉王送了我們來是什麼意思,不就是抓{無}錯{小}說 M.南平王的錯,你不各處都看了,怎麼能找到錯。

丁正巖笑道:“不才今天才算是明白了,什麼是井底之蛙,呂先生條理清晰,還要來取笑不才,真的是讓不才羞愧難當了。”

呂明文呵呵笑了,這位丁先生,晉王一向是愛如珍寶一樣,在這個人身上贏了南平王一場,呂明文不覺得他有什麼能耐,能讓晉王殿下這麼用心思。

丁正巖看了他笑,也只是一笑,然後幾個人安排一下誰去看糧草,誰去管軍馬採購等,剛才呂明文當了五皇子雖然是指派了人,可是下來以後,也知道還要商議,猶其是那位辛文,一向巴結得晉王好,才把書房裡的丫頭賞了給他做老婆。

呂明文好笑得不行,辛文投了晉王爺以前,是一個窮書生,沒有晉王爺為他指了人,他哪裡能成親去。

再說書房裡的那位丫頭,一向是王妃看得心煩,雖然不是多好的姿色,只是一個善於獻媚,弄得王妃同晉王爺說了幾次,晉王爺也膩了,做了一個順水人情,指給了辛文。

可笑辛文還以為他多麼地得晉王的歡心,晉王府裡的人一看了這位辛先生就都掩了口笑。

呂明文是跟了晉王書房出來的小廝,年紀大了,就出來了做了管事的。這一次晉王送了幾個秀才給五皇子,一定要有一個自己心腹的人。

聽了辛文還在大呼小聲的,呂明文就笑了,辛奶奶是與自己一同在書房呆過的,也算是一個有舊情的人了啊。

丁正巖坐在一旁聽了,有時也插幾句,都是不痛不癢的話。這些人也不需要他有什麼主張性的話出來,一個一個都心情高漲了,要好好的拔一個頭籌去。

總算議定了,丁正巖才得了安靜,帳內只餘了兩個人,丁正巖藉口說要躺一下,睡在了軍床上,心裡盤算了自己這一次來軍中。

丁正巖一點兒也不想來,晉王與南平王不好,清楚的很,這樣身份跑來,不是送上門來惹南平王。

以前就得罪過了他,因為投靠的事情。丁正巖先是不知道他們的為人,只想著來了京中功名不成,一時無處就館,有人推薦,就投了晉王。

沒有想到南平王主動來尋,丁正巖當然不能三心二意,婉拒了南平王后,打聽了一下,就嚇了一跳,南平王不是什麼好名聲。

聽來聽去,是有恩有報,有仇也不藏著那一種,丁正巖很是擔心了一段時間,怎麼一跑來京裡就夾在了達官貴人的恩怨之間去了。

後來無事,南平王又總在封地上,丁正巖才是慢慢放心了,不想這一次又要來到南平王軍中。丁正巖走的時候才會交待了妻子:“去拜一下南平王妃去。”聽說南平王妃是他的恩親,一向是待的好。

這個丁正巖倒是明白了,他在晉王門下,又得罪過南平王,就慢慢打量了南平王爺這個人。越看越是吃驚,這個人是一個人物,好戰喜功,最是好名,也許是少年是太過於孟浪****了,沒有什麼好名聲的原因,這就是丁正巖對南平王私下裡的評價了,不過只放在心裡,連晉王也沒有說過。

南平王成親後,又是一個好名聲。不忘母恩,丁正巖這樣的男人側面都聽了,南平王妃行步動步是如何的尊貴,丁正巖只是一笑,如果不對她好, 豈不是辜負了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