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六章,成親(二)

太夫人自己為了還恩情才結了這門親,自己決不是惡婆婆,可是兒子是不是好丈夫就不知道了。大文學京裡多少女人為了兒子痛哭流淚要尋死抹脖子的,雖然鬧不到太夫人面前來,可是太夫人都一一打聽了。

越聽心裡越擔心,以後這樣對妙姐兒,掃了自己的面子還是小事,弄得媳婦也整天哭哭啼啼的那就對不起玉妙的母親了。

朱宣接了玉妙後,遲遲不願意就送來,他有他的意思,以後是枕邊人,又是母親的恩親,如果也是象平常別人家裡天天為了一點風流事就尋事吵鬧,朱宣是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又不能過於責備她,象對別的人,和我鬧我就走,賭氣我也不怕你,我不來橫豎是你們想著。

以後的枕邊人是母親的恩親,一旦成了親,這樣對她肯定要傷母親的心,而且這樣對了她,再哭哭啼啼的,弄煩了我,指不定怎麼收拾她呢。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朱宣自己心裡也很清楚。

再說母親心慈心軟,母親一旦溺愛,再想管她,難於上青天。朱宣就不送到京裡來。

太夫人更是擔心,自己的兒子是什麼人自己太清楚了,軍法治家,又是個帶兵的將軍王爺,妙姐兒一個小姑娘在他府上住著,相信他招待得好,可是別的事情就不好說了。

從來都是說一不二,晉王那時候是皇子都照打不誤,何況是玉妙一個小姑娘。中秋朱宣派人往京裡來送禮,太夫人盤問了管事的,知道嚇病了。當時就氣得不行,而且深信。他嚇壞人也不是一件兩件了。

當時聽了就當了管事的面把朱宣大罵了一通,去信責備他,速速送來,再不送來就是逆子。

朱宣還是不送,來信安慰母親,把玉妙誇得不行,怎麼怎麼聽話懂事。太夫人看了信拿他沒有辦法,聽話懂事的,也是你震出來的。大文學

只能打發了服侍的人來。而且心裡慶幸,幸好早早派了祝媽媽去,本來派了祝媽媽去,是伴了玉妙一路上京的。

現在看了眼前的佳兒佳媳,兒子正微笑看了玉妙,低聲不知道與她說什麼。太夫人覺得這一場心事才算完結了,想起了玉妙的母親,我也算對得起她了。

太夫人看了兒子媳婦這樣親近就心裡高興,讓他們回去,笑道:“回自己房裡去吧,成了親好好在一起。”玉妙紅了臉,朱宣心想,還是母親明白我,不過母親也在等孩子。

攜了玉妙回房裡去,抱了她在錦榻上絮語。房裡沒有服侍的人在,若花偶爾進來送茶送水的,出來也是微笑。

王妃坐在鏡臺前,王爺親拈了筆,微笑著為她在畫眉。玉妙也是滿心歡喜,全然忘了,朱宣做的這麼熟練,不是第一次為人畫眉了。

玉妙只是粘了他,覺得天清地爽,什麼都好。白天也有親眷們來,朱宣聽了若花進來稟話,眉頭皺了一皺,還要換衣服出去,難道不知道我剛成了親,正在溫存中。

一邊往外走,一邊腹誹,這些人剛成了親那幾天難道就冷如冰了。真是煩人。

玉妙看了朱宣出去,也有些不樂意,正和表哥在撒嬌,又有人來了。這些人就不能停停再來。

一個人待著又有些發悶,坐到錦榻上往窗外看。三月的天氣,院子裡的花樹剛抽新綠,看上去一片生機。

正看著,朱宣又進了來,剛成親,他板了個臉會人,當然人家會明白。不會是對成親不滿意,他對王妃有多好,人人都知道。不是對成親不滿意,那就是對來客不滿意了。

大家都笑散了,去見老侯爺,太夫人去,那裡至少是一片笑語歡聲。大文學

朱宣走進來,見玉妙見了自己進來,臉上就高興了,也笑了走過去抱了她一起坐在錦榻上,一起往窗外看。

看著看著,玉妙就輕喘了,又是一陣輕笑。。。。。。。

初成親幾天,可以說是極為融洽,有時候早上醒了,朱宣就開玩笑:“妙姐兒,還是你嗎?”

玉妙就很高興:“是我,還是我。”兩個人相擁而笑,朱宣心想,這是什麼怪想法,弄不明白。

也不喜歡有客人來,不是等著生孩子。

幕僚們還是在外面書房裡當值,有什麼信就是朱壽或是朱福,朱喜送進去。王爺總是不出來。有必會不可的人來會,才勉強出來一下,也是三言兩語就說完了,又重新進去了。

過了十幾天還是這樣,就有人和徐從安開玩笑了。

一個幕僚就笑看了徐從安輕聲道:“王爺這幾時總是不怎麼出來,有事情都是進去回。你教了什麼好計,說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