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府的第一個早晨,玉妙早早地就起來了。朱宣見到她過來定省就微笑:“以後不用過來了。我有時候是住在軍營裡的。”

晨曦裡,朱宣又恢復了平易近人的笑容。幸福的感覺再次出現在玉妙心裡。

看來在這裡,懶覺雖然睡不成,卻不用起得太早。

正這樣想著,朱宣又說了一句:“不用過來,也不要起得太晚了,以後去了京裡,不會覺得不習慣。”

言下之意就是在自己以後的婆婆面前,還是要晨昏定省的。

房門外走進來了一個年青的小廝,年紀和朱福差不多大,躬身道:“王爺,早飯擺在哪裡?”

朱宣想了想道:“朱喜,擺到姑娘那裡去吧。”朱喜答應了出去。

朱宣伴了玉妙慢慢象東院裡走來,丫頭們跟在身後。

在東院門前停住了腳步,朱宣手指了西北方一片鬱鬱蔥蔥,道:“那邊就是花園子了,早就叫人收拾好了,你休息幾天就搬過去吧。那裡比這裡涼快得多。”

順了朱宣的手指看過去,樹木成蔭中,隱約可見樓閣,面積想來是不小。

媽媽們從臺階下迎出來,笑道:“姑娘回來了。”跟在她們身後走出來的,還是易姨娘與石姨娘,朱宣與玉妙同時都愣了一下。

在心裡嘀咕了一句,這麼早出現在這裡,該不會是。。。。。。玉妙偏過臉看了看朱宣的臉色,並沒有太高興,也沒有高興的感覺,全然不象見到自己還有個笑臉。

“王爺早,表姑娘早。”易姨娘就跟在身後,邊走邊笑道:“給表姑娘預備了點小禮物,趕早兒送過來了。不知道表姑娘喜不喜歡。”石姨娘就只會笑著跟著。

當中的地上擺了飯桌,一旁的几上堆了禮盒,布匹,分為兩份。左邊一份只是四匹綾羅,一個小小的盒子放在上面。

右面那份卻是齊齊整整的四份禮,黑漆禮盒開啟了,亮燦燦的釵環一眼看得清楚。

玉妙立即去看朱宣的表情,朱宣的眼底閃過一絲不耐,卻沒有說什麼。

本來是趕早來問候,沒有想到朱宣也在,兩位姨娘忐忑不安地。耳邊聽玉妙道謝,方如卸重負。

朱宣已經站到了桌旁,與玉妙一同入座,這頓飯因為旁邊兩堆禮物而吃得沉悶不已。

朱宣是個食不語的人,玉妙倒不講究,但是旁邊站了兩位服侍的姨娘,又是新來,她只能選擇低頭吃飯。

姨娘們陪了玉妙一整天。玉妙心裡的不安更加重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易姨娘與石姨娘又早早出現了,她們象是打聽了玉妙昨天起床的時辰,來的時候玉妙剛梳上頭。

第三天又是如此,抽了個空子,邢媽媽對玉妙道:“姑娘現在這裡是客,姨娘們太殷勤了些。”然後又寬慰道:“幸好後天我們就要搬了。”

園子裡已經去看過了,不如這裡房屋整齊,卻是軒亭小閣,只見雅趣。而且園子離正房也遠,邢媽媽的意思是兩位姨娘未必有功夫還天天來晨昏定省的。

說真格的,玉妙還沒有嫁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