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5和平的曙光(第2/2頁)
章節報錯
最有意思的是楚國,楚國的國王直接向唐國遞交了國書,正式宣佈成為了唐國的“永久附屬國”。
這可不是能隨便承認的名頭,是要先與之前的宗主國理清關係,然後才能對外宣佈的事情。
很顯然,楚國已經篤定大華帝國沒精力來追究它的不忠不孝了。在遞交了附屬國國書之後,楚國又宣佈承認了唐國對楚國北部平原的合法佔領,算是把大孝子這個角色給演活了。
楚王把事情做到了這個地步,跪得那叫一個徹底,搞得唐國這邊倒是不怎麼好再提什麼要求了。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哪怕是為了樹個榜樣給其他國家,唐國外交部門也覺得不應該再為難這個孝順的“千金馬骨”了。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唐國的外交官們經驗少、道行淺,他們之前還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能這麼囂張的認下個乾兒子……
這個附庸國楚國也不是白當的,認個爹那也不是說認就認的,按照條約規定,楚國要在未來每一年給唐國提供1300萬噸石油,這個數值是楚國現有石油產能的四倍還多!
是的,你沒看錯,楚國現如今的石油年產量是300萬噸左右,而在未來,它必須要向唐國每年提供1300萬噸石油,作為……孝敬。
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那就是唐國石油企業必須幫助楚國將石油的年產量提高到2500萬噸才行。
換句話說,就是唐國先用技術幫楚國提高石油開採能力,提升楚國的石油產能,提升的產能差不多一半要進貢給唐國,剩下的一半楚國自己留下來瓜分。
除此之外,楚國還要向唐國全面開放市場,允許唐國對楚國的糧食、電力、道路、房地產、醫療等領域進行投資,允許唐人在楚國領地辦廠建校。
楚國保證,對所有在楚國投資的唐國商人只徵收最基本的稅費,進出口費用唐國也享受最惠國待遇。這一系列的條件,簡直比清政府籤的條約還要喪權辱國。
而楚國用這樣的妥協換來了唐國的一個保證:楚國如果被其他國家入侵,那麼唐國要出兵保護,唐國必須答應維護楚國王室對楚國領地的合法管轄權。
思來想去,唐國答應了楚國的這一要求,於是楚國就成了唐國的附庸,成了唐國徹頭徹尾的小弟。
南部的戰事因此已經徹底停歇下來,楚國的游擊隊全部都撤退回了自己的山區,斯特勞斯的部隊再也不用一邊揹著武器,一邊在山腳下修路了。
在聽說了這一系列利好訊息之後,南部地區的商人們立刻就帶著技術和資金越過了邊境。
有了唐國身份證這個護身符,他們在楚國地區暢行無阻,比當地的小貴族們都還要囂張。
楚國的貴族們也不是傻子,他們立刻有樣學樣,駕著馬車帶著老小就跑回到了原來的楚國北部平原,也就是現在的唐國南部地區。
他們用自己的積蓄在這裡購置土地,巴結唐國的官吏,努力的融入社會,玩起了反向奔赴。
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這些楚國貴族們已經不願意再留在楚國過朝不保夕的驚險生活了。他們更願意留在唐國,在這裡享受屬於他們的榮華富貴。
反正,在楚國賺黑心錢在唐國花成了楚國貴族的新時尚,他們試圖把自己變成唐國人,只不過這還需要一點兒時間。
並不是所有來唐國的人,都可以拿到唐國的身份證件的。曾經唐國的身份證是全世界最好拿的身份證明,因為被買入唐國境內的流民奴隸,都會獲得自己的身份證明。
可隨著這場戰爭的勝利,唐國似乎正在縮緊入籍規模——唐國的人口已經夠多了,它現在需要時間去消化,消化那些在幾年之內吞併的土地。
比起已經徹底停戰的唐國南部,唐國西部的戰爭卻依舊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唐軍在包圍了豐江城之後,立即展開了對大華軍隊的新一輪攻擊,最終,他們把距離豐江最近的部隊,驅趕到了20公里之外。
全世界都在看著這裡,都在等著這場戰爭在這裡畫上一個句號。可偏偏,已經註定失敗的大華帝國,還有已經勝利的大唐王國,似乎都不太想讓這裡的戰爭,停下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