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什麼?”

在大把的銀子散出去的時候,施奕文非常清楚他想要的是什麼!

和國家機器相比,什麼商人團體都是不堪一擊的。

那怕就是大英帝國的東印度公司,即便是擁有了印度又怎麼樣?

面對國家意志也是白搭。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東印度公司只有印度!

而按照施奕文的想法,一旦這個集團正式涉足了大明社會,在陸地上有了它的根基,那就可以開始真正的海外事業了。

這個時代的世界是什麼模樣?

一片空白。

遍地都是無主之地,那些土人……他們是主人嗎?

不過就是一群等待著被奴役的“野蠻人”而已。

相比這個時代的航海家,施奕文擁有更先進的技術,更多的船、更多的人口——處於小冰河期的大明,將會為他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支援。

這個時代的海外事業,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船,而在於你擁有多少人!

人才是關鍵!

或許更多的船、更多的水手,可以讓他世界的海洋之王——比如荷蘭。

但是荷蘭卻從來沒有建立起它的殖民帝國,它頂多也就是“海上馬車伕”而已。

因為他沒有足夠多的人!

足夠多的人!

這是最關鍵的,也最重要的力量。

有了足夠多的人,那些為海外貿易建立在世界各地的據點,就會成為一個座座城市,城市會繼續向外擴張,最終變成大塊的殖民地,殖民地聯成線、聯成片,最終形成一個龐大的殖民地。

有了那些殖民地作為依託,那個海商集團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集團,他是一個海上的強權!即便是大明對自己也無濟於事,因為等到那些傳統計程車大夫們意識到它的力量時,已經無法摧毀它了。

它並不僅僅只是一個海商集團,最終,他會蛻變成為一個從未有過的利益集團,這個利益集團甚至將會有可能成為大明的“第三股力量”。

他比皇帝、比文臣有錢,而且他還擁有自己的武力,自己的人口,自己的地盤!甚至還在大明內部擁有大量的支持者——海外貿易利益將會讓大明的工商業者成為他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