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這是理所當然的。

可是在頭痛的時候,朱由校同樣也在等著,等著魏忠賢的建議,畢竟,他說了這麼多,肯定會有解決的辦法。

要不然,魏忠賢是絕對不會說這麼多麻煩事的。

“皇爺大可不必為這事頭痛,這事說起來倒也簡單。”

“簡單?怎麼簡單了?你說來聽聽?”

“皇爺不妨先在宮裡頭闢一塊地,地方不要多大,三分地也就夠了。”

“哦?這地種來幹什麼?”

朱由校看了一眼魏忠賢,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當然是用來的種紅薯了,這樣一來,這紅薯就變成了宮裡獨有的寶貝,而且還是皇爺您親自種下的。”

魏忠賢鞠著腰身回憶著昨天施奕文和他說過的那些建議。

“嗯,嗯,這樣一來東西也就稀罕了,然後呢。”

魏忠賢的建議讓朱由校連連點頭,這就是想要借皇家的名頭,這樣的事情是好事,當然要借了。

“然後自然是請那些即將下派地方的官員一起種地了,藉此教授他們如何種植紅薯,如何育苗,等到忙活完之後,每人再賜紅薯種數斤,令就任後種植,皇爺,那些剛剛下派地方的知縣、知府,必定都希望作出一些政績的,他們到了地方後,必定會種下紅薯,一來是告訴地方上鄉紳,他們曾進過宮,得了皇爺賞賜,深得聖眷,二來呢?讓鄉紳們知道,紅薯是好東西,就連皇爺您也愛吃,而且還專門賞賜給朝中的賢臣,到時候,鄉紳們又焉能不想辦法索要種薯?”

魏忠賢在說出這些話時,心裡都禁不住又佩服起施奕文那小子了,那小子行啊,居然想出這樣的辦法。

“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進忠,你這個辦法好。”

朱由校點頭讚賞道。

“皇爺,不僅只是這樣,您賜種薯的時候,可以讓那些個官員種下後,記下產量,然後書信回宮,這信不用經內閣,直接遞交到皇爺面前有,如此一來,他們必定不敢怠慢,不但會在衙門裡精心種植,甚至還會派人看守,外人看到當官的都這麼看重它,必定以其為好物……”

“嗯,越是這樣故弄玄虛,百姓就越希望得到它,如此一來反而有奇效。”

稱讚之餘,朱由校的心裡也犯著嘀咕。

“這是魏忠賢想起來的辦法?”

顯然,這絕對不可能是魏忠賢想的辦法,他壓根就沒有意識到那個“書信稟報”意味著什麼,可作為皇帝的朱由校,卻深知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地方官員可以繞開尋常渠道,繞開內閣,繞開司禮監,直接給皇帝書信。

他們的書信中並不一定只有紅薯的產量,肯定還會有地方的事務的,有了他們的稟報,這天下還有什麼事情能瞞得過自己?想通其中的好處後,朱由校的心頭不由的一驚,出這個主意的人,是真正的心在社稷啊!那怕就是錦衣衛,也不一定有那些地方官更瞭解地方,他們的秘信才是大明最真實的一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