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奕文把鯨肉分給寨子裡的人,不就是給如玉籠絡人心嘛?

那些人拿走鯨肉的時候,如玉收穫得不僅僅是人心。

還有什麼?

威望!

鯨魚能帶來什麼威望?

如果一個人可以從大海里捕殺如此巨大的鯨魚,又如何不讓人信服?在海上沒有那麼多的講究,什麼道德、家世,這些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在海上最讓人信服的是船主的個人魅力和勇氣,他能划著舢板捕鯨,這樣勇氣誰能比得上?畢竟,販海本身就是憑著本事吃飯,沒有那口氣,恐怕連海都出不了

有這樣的人帶著大家去販海,大夥怎麼可能會不放心?

大家就是這麼實際。

當然,要是能帶著大家掙更多的錢,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什麼福氣不福氣的,暫且不說這個。”

施奕文哈哈大笑道。

“老揚啊,我告訴你啊,這個鯨魚肉是最不值錢的東西,就算把所有鯨魚肉都賣了,那也值不了多少錢?真正值錢的,還是這些鯨油!這個我和你說你也聽不懂,這樣吧,招呼些弟兄,用鄭老三留下來的爐子,咱們直接在那爐子上煉油。你別小瞧了這鯨油,要是弄好了,這東西老值錢了!”

施奕文不想再和楊天生說那麼多,就不如做。

而熬鯨油這事倒也不復雜,當然如果按照工業化熬製鯨油的辦法,那肯定有點複雜,但是現在這個時候,也就是土法上馬而已——直接鐵鍋熬就行,就像熬豬油一樣。

這活簡單,居家過日子的手藝沒有幾個人不會的。

大的塊鯨脂被人們用刀切成了拳頭大小的方塊,用淡水洗淨,直接扔進了鐵鍋裡,過去煮鹽的土灶,變成了熬油灶。

其實,19世紀對鯨油的加工利用已經涉及到了化學工藝處理上了,這樣簡單的熬製,只是把鯨油分離出來而已,它提供的是最簡單的初級產品——鯨油。它不需要任何新增劑或者處理,就可以作為最好的燈油。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都是最好的燈油,一直深處人們的歡迎,在中國古代……這玩意是貢品。

熬油的過程,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香味,那是肉香也是油香。在高溫的作用下鯨脂已經開始融化了,和家裡用肥豬肉煉油沒有任何區別。

“公子,這油真像你說的那麼好嘛?”

瞧著鍋裡的頭,楊天生實在是瞧不出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面對楊天生的疑惑,施奕文只是笑了笑,然後自信十足的說道。

“相信我,沒錯的!”

看著鐵鍋裡不斷分離出來的油脂,突然他笑了起來。

“拿個勺子和碗過來!”

施奕文頭也不回的吩咐了一句,很快,就有把勺子和瓷碗遞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