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一大清早,在安頓好莫那、黑熊等人去開荒後,施奕文就徑直到了河邊的船廠。

除了方大洋、李福興他們外,還有十幾個船廠的幫工學徒,早早的也就在那等著了。

“徒兒見過師父。”

在方大洋、李福他們見禮時,幫工、學徒中有一個十六七歲年青,也跑了過來。

“爹。”

年青人這邊剛開口,那邊方大洋就訓斥道。

“沒禮數的東西,快喊師祖!”

李福興連忙解釋道。

“師父,方老哥的兒子,方大海。”

“啊,徒孫見過師祖。”

捱了訓的方大海畢恭畢敬行禮道。

當爹的叫大洋,兒子大海?

那將孫子呢?

打量著這個身形瞧著倒也挺強壯的少年,施奕文想了想。隨意的拿出一套不鏽鋼尺,眾人一見眼睛就亮了,李福興等人無不是面帶羨慕。

施奕文笑道:

“來的及,沒帶什麼見面禮,這個鋼尺就送給大海當見面禮吧。”

“啊!謝謝師祖,這……這可是好鋼啊!”

旁人眼紅時,接過來方大海卻隨手敲打了幾下,立即覺察出這鋼不一般。

“你個不成器的東西,這可是師祖賞給你的寶貝,什麼鋼不鋼的,這是鋼尺,造船的,擱你那也是浪費……”

方大洋可惜道。

“師父您有所不知,我這個兒子,實在是不爭氣的很,他不願意學手藝,只想著像那些船主一樣出海,”

“爹,瞧您說的,兒子不是不願意學手藝,而是這造船那有出海爽快,你瞧瞧那些船主,飄洋過海的,那日子過得才是日子……”

在少年人說話時,施奕文從他的眼睛裡面,看出了對大海的渴望,這種渴望的是極其難得的。

“你喜歡出海?”

“誰不喜歡,造船,一輩子就呆在這裡,可出海卻不一樣,向北去倭國,去朝鮮,南下去呂宋,去巴達維亞,甚至到印度……”

有些驚訝的看著方大海,施奕文心想到,果然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

“瞎嚷嚷什麼,”

方大洋鐵著臉說道。

“師父,你別聽他瞎嚷嚷,出海,出什麼海,好好學手藝才是真的,師父您別嫌棄……”

“嫌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