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弘農楊氏,司隸校尉(第2/4頁)
章節報錯
劉擎也回禮,同時道:“聽聞雒陽之戰,楊太尉在城中積極奔走,還親自斬殺過袁軍,本王在此謝過了!”
劉擎說的都是場面話,積極奔走不假,親手殺過袁軍,雖然是被制服的袁軍,那也是事實。
被劉擎這麼一抬舉,楊彪反而不好意思了,舔著臉不說話。
“不知太尉前來,所謂何事?”
“大王已坐穩朝堂,雄踞河內、河南、河東三郡,然司隸之中,弘農與關中三郡,尚不在其列,彪此來,正為此事。”
一說到弘農,劉擎的興趣就來了。
楊氏可是弘農實打實的大勢力,相當於袁氏之於汝南,雒陽之戰,張寧進兵弘農時,也不過只短暫的佔據陝縣、黽池數縣,所以劉擎對弘農的影響,可以說依然是無。
“有話,太尉儘管直言,本王洗耳恭聽。”
“當前亂戰頻發,不瞞大王,楊氏在弘農,尚有些自保之力,不論錢糧,部曲。”
“太尉此話是何意?難道本王要取弘農,還需要先過楊氏這關?”
“不不不,大王誤會了!”楊彪連忙解釋道,勢力確實有,但也不時能和渤海王抗衡的,“彪的意思是,楊氏能助大王,兵不血刃的取得弘農全郡。”
“作為交換,本王需要保證楊弘在弘農的產業和利益,是也不是?”劉擎也開門見山,直接問道。
楊彪確實是這麼想的,然渤海王的直接,卻令他語塞了,一時不知該如何表達自己的訴求。
劉擎笑笑,“太尉無需緊張,本王倒是有一個問題,太尉此來,是隻代表楊氏呢?還是代表整個弘農士族?”
終於問到關鍵的問題了,楊彪聽著拿茶的手都顫了顫,還好沒有灑出茶水來。
口頭上,他是代表楊氏。
事實上,弘農所有士族都是以楊氏馬首是瞻,自然無法脫開干係。
所以這一問,直接把楊彪問住了。
看著楊彪欲言又止,不知從何談起的模樣,劉擎已經知道了答案。
是後者。
“士族勢大,積重難返,百姓生活愈加困苦,最終走投無路,或淪為流民賊盜,或乾脆揭竿而起,太尉以為,張角的五十萬大軍,是哪來的?青州的百萬黃巾,是哪來的?”
楊彪面露難色,無言以對,臉上又滿是不甘。
好似在說:我都說要站在你這邊了,為何你還不爽快答應?
“太尉定然是在想,士族支援的,乃是官府,乃是皇權,誠然,此言不虛,可他們都是如何支援的?壓榨百姓,令百姓毫無活路,這不叫支援,這叫毀滅社稷根基,皇權根本,因為的社稷的根本,就是百姓,就是人!”
社稷的根本就是人!
楊彪心頭重複著這句話。
“弘農郡,本王志在必得,亦如汝南郡一樣,亦無法阻擋本王腳步,太尉,有道是,順勢而為,可走得更遠,反之,則會失敗得很徹底,關於這一點,不妨看看袁術的下場。”
話說到這裡,劉擎已經是仁至義盡了,若楊彪還聽不懂,那他就沒辦法了。
若是在過去,弘農楊氏或許會成為自己的重點拉攏物件,然而現在,羽翼已豐的劉擎,不再需要看任何人的臉色,是任何人!
順勢而為,這個詞在楊彪腦海久久迴盪,看著渤海王和善的眼神,透出的那般無比從容與自信,楊彪突然想起了那一日。
那一日,陽翟城外,少年縱馬,親率十數騎,殺向成千上萬的大軍之中。
那一日,陽翟門前,手刃敵酋,各族爭拉攏,也是那一次,荀氏將重注,壓在了劉擎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