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擎怔怔的看著軍報中位數不多的文字。

“袁術遣孫堅率軍三萬,攻破軒轅關,已進兵梁縣。”

劉擎念出信中資訊時,曹操與劉備也明顯有些錯愕。

曹操嘆道:“久聞孫文臺驍勇善戰,擅長攻堅,沒想到軒轅關如此險要,竟這般快便被其攻下了。”

劉擎琢磨著,孫堅能這麼快攻下,恐怕另有隱情,董卓明知雒陽有變,卻依然在濟陰發動攻勢,而潁川卻沒有動靜,說明董卓定是命牛輔回師雒陽了,所以軒轅關才會空虛,給孫堅可趁之機。

“孫堅欲攻雒陽,是袁紹以此來牽制董卓,逼其退兵嗎?”劉備問。

劉擎與曹操對視一眼,劉備還是對袁氏知之甚少,曹操就不一樣了,他對袁氏內部那些事,知道的不少,袁紹和袁術表面和睦,但背後如何,曹操可謂心知肚明。

至於劉擎,那是上帝視角,而且現在知道袁術野心的人,恐怕沒有幾個,所以袁術進攻雒陽,未必是袁紹授意牽制董卓,而是別有用心。

至於什麼用心,那就不言而喻了。

“看來雒陽變局,遠比我們想的複雜,現在就看牛輔,能不能擋住孫堅了。”劉擎說著,心中卻已有了答桉,牛輔段然是擋不住孫堅的,有袁術在背後提供兵馬糧草,孫堅說不定會復刻歷史上的高光時刻。

“大王,函谷關外有羌涼軍入雒陽,如今孫堅又入了軒轅關,恐怕雒陽撐不住啊,此事不可不提前防備!”曹操提醒道,他可不想雒陽有事,要是皇帝出了事,劉擎舉薦的兗州牧,誰給他封啊!

劉擎擺了擺手,笑道:“我等還是暫且處置眼前之事吧,擊敗了袁紹,袁術不足為慮!”

說罷,劉擎提了提嗓子,下令道:“諸將,開戰!”

……

蔣奇自奉了袁紹之命,再度向蒙縣進兵,在薄縣到蒙縣之間的這段路程,一直都是控制在袁軍手中的,所以蔣奇下令各部自行進兵,在預定地點集合,袁軍步軍行進十分緩慢,眨眼過了數日,一路都沒有遇見異常。

連曹軍的斥候都也怎麼看見,蔣奇反倒警覺了起來,難道渤海王來了之後,蒙縣便以為高枕無憂,連偵查都懶得偵查了?

蔣奇暫時沒有考慮伏擊的事,因為當初他選擇撤兵,是全身而退的,劉擎兵未追擊,若是有心殲滅他們,撤退時追殺,將比什麼伏擊都來得奏效。

一切正常,蔣奇正常行軍,直到距離蒙縣五里,也就是預定的集結地點,接下來便等待後續兵馬陸續來到。

等了一日,只來了一部。

蔣奇就好奇了,這次行軍,好像比上次慢了。

然後又等了一日,依然沒有兵馬前來匯合。

蔣奇開始急了,因為按照路程,連袁公差不多也該到了。

蔣奇下令前軍加強警戒,自己帶了本部兵馬,循著老路向後行去,直到行出越五六里地,在一座山林之旁,見到了橫七豎八躺著的袁軍屍體。

“步軍遇襲了!”蔣奇突然意識道,一部如此,其它部呢?難道……

蔣奇連忙加快了速度,心中萬分焦急,十分擔心袁紹的安危。

回去的路上,蔣奇遇見了三四波袁軍遇襲的現場,每處戰場,都有數百具袁軍屍體,而其他人,皆不知蹤跡,物資也被劫掠一空,不能帶走的,也被原地毀壞。

蔣奇終於意識到出大問題了,三天時間只有離自己最近的一支兵馬前來匯合,而沒有匯合的兵馬,顯然都遇襲了,前軍步軍兩萬人,分十路而行,竟然只剩下了一路。

蔣奇終於按捺不住,也不顧安危和隱患,率軍向著汴水南寨疾馳而去。

其實蔣奇完全多慮了,袁紹根本沒有過橋,因為他出發時間推遲了。

為什麼推遲,自然就是那個同樣來自潁川的訊息:孫堅攻入了軒轅關。

驚得袁紹又與逢紀討論了大半日,又失眠了一晚上,最後袁紹急召陳琳從南陽回來,一問究竟。

袁紹倉促準備,打算引兵南下之時,汴水橋頭,有一騎擋住了去路。

袁紹得到稟告時,正在氣在頭上,當即罵道:“我養著你們數萬人,難道一個人,都對付不了嗎!”

來人道:“那人是渤海王。”

袁紹愣住沒說話。

“就一人?”袁紹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