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諸葛亮與諸葛瑾(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琅琊國,蕭氏的統治結束了,不僅家產全部被查抄,在田甫的協助下,劉擎的人開始接管蕭氏在各縣的田產。
所得糧草,一方面就地供應張遼與趙雲,餘下則命人運往齊郡,供沮授調配,以資歸降的黃巾所用。
劉擎離了莒縣後,不僅不慢的南下,兩日後到達陽都,也就是諸葛氏所在。
諸葛珪自劉擎給他放了假之後,便徑直從青州回到陽都,期間,他也聽聞了蕭氏變故,說起來,因為諸葛氏有些名望,蕭建對諸葛氏,還是親善的,族中利益,皆有保全,所以蕭氏突然倒臺,諸葛珪心中還是欷歔的。
渤海王來徐州琅琊,聲稱是討黃巾的,然而第一個收拾的,便是琅琊國最具權勢的蕭氏,當然,蕭氏的存在,本就是不合法度的,蕭建作為琅琊相,是不合格的。
諸葛珪趕至城門時,劉擎已經入城了,諸葛珪一邊寒暄問候,一邊在前引道,行至半途,陽都蔣縣令也來了。
“不知渤海王大駕來臨,有怠慢之處,還望恕罪。”
縣令拱著手,一個勁的致意,就像拜財神一般。
“縣令說笑了,本王此來乃是遊玩,並非公幹,無需客套。”
一行人直接前往諸葛氏府邸。
諸葛府邸坐落城西,到達之時,瞧著素色的原木門庭,十分淡雅,倒也十分符合劉擎對諸葛氏的印象。
“寒舍簡陋,大王見諒。”
“簡潔雅緻,別有意味。”劉擎誇讚一聲。
“曾聽聞徐州一帶士族作風樸素高傑,尤以廣陵為甚,今日得見,亦算開了眼了。”郭嘉附和。
一入府宅,劉擎想著第一件事就是:“快叫孩子們出來瞧瞧!顯得熱鬧!”
郭嘉意味深長的看了劉擎一眼。
主公什麼時候開始喜歡小孩的?難道是想要孩子了?
諸葛珪也是一愣,渤海王乃是貴客,並非親眷,怎麼會想到見家中小孩呢?
不過也並未多想,便吩咐下人將兩位公子喚來。
片刻之後,諸葛珪的兩個兒子便出現在劉擎面前。
“快拜見大王。”諸葛珪在一旁催促道。
大的那一個,恭恭敬敬的行禮,作揖,小的那一個,東張西望,一會瞧瞧劉擎,一會又瞅瞅趙雲,好像家中沒有出現過這般裝扮的人。
“這是下官大兒,單名一個瑾字,這是小兒,單名一個亮字。”諸葛珪介紹道。
劉擎打量著兩人,諸葛瑾身型高挑,如今不過十二歲,已長至眾人胸口位置,以前世標準,應該已經超過一米五,而諸葛亮此時才六歲,正好能抱人大腿的身型,兩個孩子都生得異常俊朗,而且都是高個,比較而言,與諸葛瑾年齡相似的萬年公主,不過才長到劉擎腰間,妥妥的小家碧玉型。
“兩位公子果真生得人中龍鳳,君貢好福氣吶!”劉擎笑著,心中盤算著該如何開口。
“大王見笑了!”諸葛珪也陪著笑,心中忐忑,不知渤海王此舉,有何深意。
是不是借小孩在暗示著自己什麼?他仔細的觀察著渤海王,想從一舉一動中發現些端倪。
劉擎走到諸葛瑾面前,問道:“在何處讀書?”
“回大王,族中自有先生教授。”諸葛瑾淡淡一答。
至於讀的是什麼?劉擎沒好意思問,因為自己也不懂。
劉擎再走到諸葛亮面前,蹲下身子,問道:“那你呢?可有蒙學?”
諸葛亮眨巴著大眼睛,搖了搖頭。
“可是族中沒有蒙學先生?”
諸葛珪連忙上前道,“都是下官忙碌,在他州為官,未來得及給亮兒安排。”
劉擎就勢道:“本王在魏郡興辦學堂,專門請蒙學先生為適齡孩童教授,君貢,不如將兩人送至魏郡求學,如何?”
諸葛珪連連拱手:“豈敢豈敢,犬子蒙學小事,不敢煩勞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