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先是先鋒特技,廖化作先鋒,曾一度被視作蜀中無優秀人才的無奈之舉,不過在劉擎帳下,廖化的先鋒屬性,必然會發掘出來。

至於老驥伏櫪,只能說,心態好,活得久。

劉擎回來之時,廖化已經跟在身後,一眾人皆覺得不可思議,就連劉擎帳下的自己人,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怎麼上一座城降了一個周倉,如今又降了一個廖化,這之間,大王可從未和他們透過氣。

曹操那就更物語了,望著渤海王身後的廖化,他就來氣,特別夏侯惇,兩人在青州大地上不知交手了多少次,互有勝負。

廖化的黃巾軍,不像別的黃巾流民似的,他將能戰者善戰者單獨劃為一軍,其他老弱婦孺卷屬則安置在城中,所以廖化軍戰鬥力,相對而言格外強。

至於劉備,望著渤海王,開始深思,是什麼因素導致渤海王所到之處,黃巾望風而降?

是因為仁德嗎?可黃巾不是造反嗎?還會被仁德所打動?

他劉玄德治郡也好,對下屬,對百姓,都沒的說,可為什麼他在青州,每每作戰,卻從未見過有願意投降之軍呢?

差距,到底在哪?

關羽道:“關某歷經征戰,雖見過投降之卒,卻未見有投降之軍,還不止一個,渤海王確有過人之處!”

張飛苦著臉,都囔道:“號召會獵黃巾的是他,如今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也是他,若這般能,整個青州的黃巾,都投降他算逑!”

思路客

“三弟不可胡言!”劉備責怪道。

回到己方軍中,劉擎對眾人道:“諸位,此為廖化,字元儉,日後,便於諸位是同僚了!”

“諸位同僚,多多關照!”廖化拱手,向著眾人示範一圈,最後落在周倉身上,兩人相識一笑,先前還是挺縣與長廣互為犄角呢,短短數日,兩人便雙雙“投敵”了。

劉擎又將一眾僚屬介紹一遍,相互問候。

最後,不得不談到下一步的問題。

拿下了挺縣與長廣兩座互為犄角的屏障之城,接下來,便要直面觀陽的管亥了。

對此,劉擎當眾提出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主要是針對周倉與廖化的。

“以兩位將軍對管亥的瞭解,他投誠的機率,有多大?”

劉擎一言,趙雲張遼張郃眾人,面面相覷,主公這是受降上癮了啊。

還想著讓整個青州的黃巾都跟著投降,直接結束青州之戰?

眾人自然是不信的,然而兩位將軍的表態,卻令他們震驚不已。

“主公,我與周將軍願遊說管亥,令其率全體黃巾投效主公,我以為,以主公身份,管亥斷無拒絕的道理。”

別人或許不知,周倉與廖化卻知黃巾難做,哪怕是一方渠帥,領著數萬人,人人天天要吃,最發愁的,就是渠帥。

而管亥作為青州方面最大的渠帥,他管的嘴巴,已達百萬,要知道,整個青州也不到三百萬人,管亥將近管了一小半,而且黃巾的生存模式,更像是寄生,他們並不參與生產,一茬茬的掠奪之後,青州變得愈發窮,另一方面,黃巾的生存,也格外的艱難。

因為懂得,所以理解。

周倉與廖化都清楚,黃巾軍有兩個最致命的時期,一個是秋收前的,這是糧草最難收集計程車氣,另一個,則是領巾收穫轉戰乃是過冬問題了。

而眼下,便是上述第一種問題,那管亥也不是什麼雄主,若有機會擺脫,一定會把握。

兩人如此確信,劉擎也沒有想到。

最終,兩人不出意外的被安排前去觀陽。

觀陽距離長廣縣,也不過一日腳程,廖化被允許歇息一日,畢竟剛剛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