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北海收能臣(第1/4頁)
章節報錯
青州治所臨菑,原是齊國首都,是整個青州最為繁華的地方。
不過沮授此時卻身在據縣,青州黃巾之亂,十之八九皆亂在北海國,雖然曹操力剿數月,但黃巾似乎剿之不盡,而北海國,受戰亂影響,死於戰亂的,化作流民的,逃亡外地的,致使北海國人口銳減。
所以治不好北海國,便治不好青州。
前任刺史孔融,便是在北海遭黃巾殺害,如今曹操雖奪回了北海治所據縣,而且擊潰,收降黃巾數萬人,但離剿滅黃巾,卻還任重而道遠,北海十數縣,尚不能悉數掌控,而且隨著曹操擴軍,糧草也變得捉襟見肘起來。
坐鎮濟南國的婁圭替曹操張羅糧草,已經多次告急,濟南地少,糧食徵不上來,希望曹操想想別的法子。
曹操能有什麼法子,他只能詢問程昱,程昱倒是沒有多著急,稱眼下尚未斷糧,等真的斷糧時,自然會尋到別的吃的東西。
曹操思來想去,得知渤海王要來之後,便琢磨著,能不能向渤海王借點糧。
東郡之戰他知道,渤海王可是將繳獲的糧草悉數贈給了徐榮。
那可是足足超過十萬石的糧草。
如今渤海王要來了,曹操打算無論如何,都要試一試。
沮授在據縣,劉擎便直奔據縣而來,入城之時,已是五月中旬。
據縣郡府之中,劉擎坐於主位,笑盈盈望著沮授與曹操二人。
“孟德,我來據縣之時,一路上,可遭遇不少黃巾吶,你這黃巾剿的,也太粗糙了些,原來連清剿過的地方,依然出現了黃巾,這青州黃巾,為何如此頑固難堪?”
曹操聽了,面露一絲尷尬,不過瞬間消失,他轉而想到了一個辦法。
“大王有所不知,青州百姓,有糧則為民,無糧則為賊,今日有一頓吃的,便做一日民,無有吃的,便化為黃巾,四處劫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沒有吃的。”曹操解釋著。
沮授也跟著附和道:“主公,青州黃巾荼毒日久,影響之分之大,皆是空前,主要的,還是因為青州生產,破壞的過份了,一時恐難以做出如此動作。”
糧食問題,是青州最大的問題,劉擎早便想到了。
而曹操卻想的是另一件事:如何劉擎禮貌而不失尷尬的開口問渤海王要糧食。
“軍糧?孟德的意思是,你已斷糧?”劉擎故作驚訝。
曹操的這個時候談軍糧,劉擎自然懂了,想必曹操還想好了應對。
“大王明鑑,只不過軍中邏輯尚有數萬黃巾降卒,雖然吃的差,卻也天天要喂,我現在做的,已從濟南國調運,而且算上濟南國,糧草亦有用盡之時,不知……”曹操欲言又止,很為難的樣子,試探的問了聲:“不知大王能否妥善安置這些黃巾降卒?”
劉擎笑笑,就等你這句話!
二世紀什麼最重要?當然是人最重要,勞作,募兵,生育,那個不重要?
“當然可以!”劉擎一語擲地,一口答應。
曹操:呃……我只是試探試探,大王你……
曹操當然也知道人重要,不僅可以從事農業,還可以從中募集精壯充作兵卒,只不過眼下青州滿目瘡痍,所以這兩件事,都還沒來得及做。
可劉擎不一樣,有糧食支撐,降兵可以立即分流,該當勞工民夫的,就乖乖改造荒蕪的田地,夠到募兵要求的,便參與訓練,若還有頭鐵的動亂分子,還可以將之流放到“北大荒”開荒去,夫餘國內客還是缺口許許多多的勞動力的。
“孟德可將所有降卒,派給本王,本王當即命人接手,妥善安置,再者,孟德為此事勞心勞神,想必糧草消耗過巨,本王亦會酌情補償一番。”
聽得此話,曹操才舒了口氣。
差點以為會被渤海王白嫖,不愧是渤海王啊,做事滴水不漏,不給旁人置喙的空間,曹操很好奇,若說能征善戰,靠天賦確實可以,先漢之霍去病,便是這般年紀,以幾乎傳奇的方式,滅了匈奴,而這些為人處世之道,則需要經歷來磨礪,這般年紀,哪來什麼經歷。
“多謝大王!”不管如何,曹操先謝再說,至於給多少糧,以渤海王的格局,這個需要談嗎?
不需要!
糾纏這個就格局小了。
會面結束之後,曹操帶人回軍營,程昱在其身後,不解問,“主公,為何不言明多少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