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刻薄寡恩袁本初(第1/3頁)
章節報錯
若說時無英雄,蔡琰肯定不答應,在她看來,劉擎便是妥妥的大英雄。
於她而言,先是救了她,後又護住了圉縣,於大漢而言,從去歲開始,劉擎便領兵四處奔波,平亂平叛,為大漢流血流汗。
這不是英雄,那是什麼!
劉擎的注意力從信報轉到了輿圖之上,陶謙的一小步,是割據勢力的一大步。
按照原來的歷史程序,即便董卓廢長立幼,迎立劉協,天下也只有一個皇帝。
關東聯軍提出要殺回雒陽,營救劉辯,改立回來。
董卓解決不了關東聯軍,於是直接解決了劉辯。
這樣,即便聯軍與士族,最後也不得不認劉協,直到董卓被王允算計,西涼軍禍亂長安,劉協顛沛流離,漢室顏面喪失殆盡,地方勢力才趁勢而起,這個時間跨度,持續了數年。
而現在,關東聯軍,士族陣營卻突然得到了劉辯,大漢出現了兩帝並立的局面。
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兩個皇帝都不過是他人掌中權柄,這個對漢室權威的損害,是雙倍的。
由此可見,一個爛朝廷,也比兩個朝廷並立來得正常。
“陶謙敢有如此逾越之舉,說明漢室權威,已名存實亡。”劉擎由衷一嘆,他能做的事很多,但偏偏無法立即改變天下人的想法。
這樣是他建立龍山書院的目的。
“夫君,陶恭祖為何如此?”
“董卓與袁氏,若能分個強弱,或許陶謙之流還會再觀望一陣,而經過一戰再戰,看著明顯更加強勢計程車族陣營,卻略略戰敗,陶謙之流,自然不會再奉袁氏為首。”
“夫君是否亦會介入此戰?”蔡琰直言問道,眼中透著關切,既是對劉擎的,也有對圉縣父老鄉親的。
劉擎中指無節律的點選著桌桉,開始思索此事,想了一陣,還放棄了。
靠!老子連陶謙入侵泰山郡都推敲的出來,可就是不知道怎麼辦!
直接帶兵莽上去嗎?
放開那兩個渣渣皇帝!
劉擎一改語氣,故作深沉道:“此事牽連甚廣,得先於眾臣商議。”
於是,劉擎當即叫班明傳信出去,速召荀或,沮授和田豐來鄴縣。
諸侯割據的大幕即將拉開,對於冀州的管理,也不能如此“鋪張”得每一郡放一到兩位大才了。
田豐與韓浩幾乎令中山郡所有不法糧商破產,數十萬石高價糧食,積壓在他們手中,而中山郡乃至整個冀州的粟米價格,也穩定在五百錢每石。
甄氏為首的富商,成了接盤俠,不過,劉擎並沒有進一步處置他們的打算,畢竟接盤俠也是有貢獻的,他們幾乎拿出了祖祖輩輩積攢的財富,交給了“幕後黑手”劉擎,而劉擎,將用這些財富建設冀州。
審配與趙雲,幾乎拔除了整個安平郡的豪強勢力,如今安平郡,反倒是最清明的郡。
至於河間那位,只要他不礙崔琰事,劉擎就留著他安享晚年,富可敵國什麼的別想了,衣食無憂是可以保證的。
劉擎撇開兗州輿圖,又取過冀州輿圖,端詳起來。
說道管理創新,劉擎很自然的想到了三生六部制,或者更進一步搞內閣六部,運營起來就像公司一樣。
各項分工,精細明確。
例如人事任命這一塊,劉擎會的,就是一個郡放一個T0,T1 ,但再往下,便是各郡太守自己乾的事了,以後顯然不能一直這麼幹,人事大權,得抓在手裡才行,得給自己找一位有眼光的人事經理。
眼光要好,裙帶關係越少越好,為人一定要正派,像郭嘉這種“腐敗份子”肯定不行,容易受他人糖衣炮彈侵蝕。
劉擎很自然的想到了戲志才。
出身寒士,為人正直,眼光獨到,槓槓的。
這裡說的人事,是指實務,而不是舉薦登庸之類的,所以人脈不在考慮其中。
對眼下之事,劉擎也做了一些安排,老規矩,劉擎說,蔡琰寫。
首先是命高順渡河,讓他在河水以南駐防,以防徐榮或袁紹突然對陳留下手。
其次,建議曹操進兵泰山郡“平黃巾”,然後“孟德”改“玄德”,Ctrl+V,並且命朱靈也協同進兵,甚至可以往南靠一靠,暗示一下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