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信使派出,向西只一日,便到了東郡的臨邑縣,也是與濟北國交界帶上的一座縣城。

劉備在此地遭遇的,皆是一些黃巾遊兵,自然無法對劉備軍造成威脅。

“我早便聽聞青州黃巾,攜兵十數萬,而我遊走數日,皆為有所見,原來是被孟德盡數當下了!”劉備對著關張笑道。

張飛拉著關羽直樂呵:“俺倒說呢,黃巾去哪了,原來是曹孟德在吃獨食呢!哈哈哈!”

“那他也要吃的下才行,目前看,吃不下!”關羽捋著鬍鬚,臉上紅光煥發,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

“二弟三弟,我等速速整兵前往!”

這時,一旁的簡雍卻道:“玄德,管亥傭兵十餘萬,我軍僅有千數,支援之事,是否斟酌一番?”

“憲和勿慮,黃巾軍不足為慮,先前在渤海國,管亥也是舉兵十萬,生生被渤海王數千人擊潰,我二弟三弟,皆有不下典韋之勇,待我援至,與孟德里應外合,定能痛擊黃巾!”劉備戰意已決,“憲和,我軍戰線漸長,糧草之事,便由你主理。”

簡雍拱手領命。

就在劉備整備兵馬,準備開拔之時,曹操的另外一路信使,也到了清河郡甘陵縣,將求援信送到了傅燮手中。

看著曹操來信,傅燮由衷感嘆:“主公真乃神人也!竟能預知兗州戰局!”

原來,早在之前,劉擎便命朱靈與高順率軍壓上東郡邊境,以防兗州戰事外擴,其中還特地交代於他,容易劉備與曹操求援,可率兵前去支援,除了這兩人,其他人則作壁上觀。

預先佈置好了兵馬,又預見性的預判了曹操的求援,並事先同意。

於是傅燮掏出帛書,開始給劉擎寫信,既然要出兵了,自然要將事情來龍去脈向主公彙報清楚。

另外,離開之前,郡中事務,也要安排妥當,特別是甘陵縣防務,在朱靈軍調走之後,十分空虛,這種時候,更該加強戒備,以防止諸如姚貢這類人突然襲擊。

傅燮事無鉅細,悉數交待給功曹吏張先,後者仔細的一一記下,有不清楚的地方,便向傅燮請示,共事數月,張先已經摸到了傅太守的脾性,他不會嫌棄下屬學識不夠,不會嫌棄下屬笨手笨腳,他只求結果。

張先是傅燮到任之後,從郡吏中提拔出來的,而一直跟隨他的主簿楊會,做了郡丞,兼主簿。

畢竟秘書這種職位,用習慣一個人,很難更改。

看著不厭其煩交待郡務的傅燮,楊會直接埋怨道:“好了南容,你儘管上陣殺敵,清河郡便交給我了!”

傅燮笑笑:“我若身殉,替我照看乾兒!”

“走吧走吧!”楊會沒好氣的趕著。

這句話聽著很不吉利的話,幾乎就是傅燮口頭禪,無論是被波才困於長社時,還是叛軍兵臨冀縣時。

數日之後,魏郡劉擎住宅。

烈日曝曬之下,書屋中的窗戶也緊緊閉著,屋內有些悶熱,更加令人昏沉,劉擎是在半睡半醒的狀態中,聽昭姬說出傅燮之信的內容的。

聽罷,劉擎擺擺手,表示知曉了曹操被圍之事,然後繼續閉目養神。

因為他早有安排,當初是自己慫恿劉備曹操進入兗州作戰的,若真有麻煩,自然是有求必應的。

畢竟,我渤海王是個負責任的男人。

見劉擎聽完信無動於衷,蔡琰想了想,還是開口道:“夫君,孟德兄長求援,您不作安排嗎?”

“嗯?還要作何安排?”

蔡琰愣了下,當然是安排馳援曹操之事了,不光光因為曹操與蔡父亦師亦友的關係,而且猜猜還是劉擎與她的媒人。

但她沒有說出口,蔡琰心中有分寸,軍機大事,不是她能插嘴的。

見蔡琰不出聲,劉擎突然睜開眼睛,瞧著蔡琰欲說還休的模樣,不由得笑道:“你要說便說嘛,是不是希望本王派兵支援孟德?”

蔡琰輕輕點頭。

“都怪南容信中未說明白,你再看看,我記得聽到一句‘已照令而行’。”

“確有此言。”蔡琰道。

“你可知‘照令而行’,是何令?”

蔡琰搖了搖頭。

“若收到曹操求援,便出兵支援。”劉擎笑道。

“夫君已事先告知傅太守要出兵馳援孟德?”蔡琰眨著大眼睛,似覺得不可思議。

劉擎伸手取過蔡琰手中之信,隨意放在榻邊,再握住她的手,拽在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