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子午谷奇謀(第1/3頁)
章節報錯
益陽縣,扼資水而匯湘水,乃是長沙治所臨湘下游的戰略要地。
劉表軍中的黃忠部和劉磐部,便在益陽以北紮營,而黃祖水軍,則駐紮在洞庭湖,隨時可以支援兩部,還能直接沿湘水南下,進犯臨湘。
作為應對,孫堅也派了重兵在此地。
程普和黃蓋駐兵在湘水岸上,孫堅則率吳景,以及孫策駐軍益陽,與黃忠劉磐對峙。
如今韓當和朱治已經拿下宜春,再進兩步,豫章郡便可拿下,而益陽展現,他只需擋住黃忠和劉磐的攻勢即可。
數月以來,孫堅以守為主,偶爾也主動派兵攻打黃忠劉磐的營地,雙方互有損傷,差不多算勢均力敵,這還是孫堅這些年來,碰到的最強戰力,黃忠不僅神勇異常,而且一把長弓玩的是出神入化,百步之外,穿心之箭比比皆是,劉磐個人戰力雖不出眾,但戰鬥時悍不畏死,將士士氣尤為高漲,雙方激斗的結果每每都是兩敗俱傷。
同樣,黃忠和劉磐也面臨無法速勝的問題,孫堅不僅麾下猛將眾多,而且自己也有破虜之名,其子孫策更是神勇可比黃忠,若不是因為孫策年紀尚幼,黃忠真覺得孫策武力並不在自己之下。
於是雙方便僵持日久。
益陽城頭,孫堅遠眺前方,他的左右兩側,站立者正是吳景和孫策。
“父親,韓叔叔已攻佔宜春,你為何命他們停止進兵?”
“伯符,你父親如此決定,自有道理,你那孫子兵書看的如何了?”
孫策回道:“虛虛實實的,太繞了,看不明白,打架不就是衝過去殺麼!”
“這可不行,昔日霸王神勇,能以一當千,最後還不時敗於善用智謀的劉邦,光靠蠻力,可打不下天下。”吳景教育道,“所以,兵書,該看還是要看的,再說了,這還是你祖傳的兵書!”
孫策不想在兵書之事上糾纏,便轉移話題對孫堅道:“父親,不若讓我去豫章相助韓叔叔吧?”
“你不是說要擊敗黃忠麼,現在黃忠未敗,怎麼改主意了?行軍打仗,豈同兒戲妄為?”
“這不這裡十天半個月都打不起一場麼!”孫策悶悶道。
孫堅望著遠方,這一點,孫策說的倒是。
“父親,你讓我豫章,我保證能拿下豫章,拿下豫章之後,再向廬江進兵,打敗陸康,讓他見識見識,我的厲害!”孫策捏著拳頭說道。
在孫策還不成熟的認知之中,他的父親英勇蓋世,而能被他父親奉為主公的人,一定十分了不起,而那個人,也就是袁術,竟然在廬江兵敗,一命嗚呼了。
孫策想的很簡單,他就是要擊敗陸康,證明自己!
孫堅聽了孫策之言,不由得想到了袁術之死,心頭不由得感慨萬千。
袁術,曾經不可一世,雄踞雒陽,橫掃中原,沒想到一碰上渤海王,竟然兵敗如山倒。
陸康,豈是那般好弄的,他的背後,可是渤海王。
不過孫策有此鬥志,他十分欣慰,或許,是時候給其足夠的空間去自由成長了。
孫堅一笑,說道:“你那廬江的朋友,可有聯絡?”
“父親說的是公瑾吧,前段時間收到公瑾來信,稱廬江正在進行土地改制,周氏有不少土地,都被郡府強行收走了,為此,周氏族中,怨聲載道。”
“這便是渤海王的威勢所在,所到之處,摧枯拉朽,然後在廢墟之上,建立新的秩序,冀州如此,幷州亦如此,如今,整個北方,恐怕都是如此。”孫堅道。
“文臺,難道渤海王真的可以與天下為敵嗎?”吳景問。
“天下?誰能代表天下?”孫堅反問道,“漢室宗親?士族豪強?還是你我軍武粗人?反正不是百姓,他們活著都成問題,如何成為天下?”
吳景消化了會孫堅的話,還未消化完,孫堅又道:“士族亦難成氣候,還記得否,二次黨錮,士族又能如何反抗呢?或許,唯有豪強擁兵,方能推翻這腐朽的朝廷。”
“文臺慎言!”吳景小聲提醒道,這可是悖逆之言。
“父親說得好!”
遠處傳來一陣叫彩,正是徐徐走來的孫權。
“仲謀,你怎麼來了?”吳景笑道。
“吳母命我來喚伯符。”孫權道。
孫權走到孫堅和孫策中間,仰頭望著兩人。
看了看,說道:“吳舅,父親說的沒錯,自黃巾之後,這天下各州,便各自為政了,袁紹僭越,擅立天子,袁術更是自己稱代天子,漢廷權威,早就威風掃地,不復從前了。”
孫堅笑著,十分欣賞的看著自己的小兒子,和伯符相反,仲謀喜好讀書,知書達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