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袁紹之死(第1/3頁)
章節報錯
陳群一襲話語,擲地有聲,原本存在陣中的微弱聲響,此刻變得靜悄悄,只有風過旌旗,發出微弱的擺動聲。
袁紹聽罷,怔怔的看著宮牆下方的陳群。
潁川陳氏的青年一代優秀子弟,一直在黃琬州府之中任職,他自然是知道的。而且,潁川陳氏對袁氏雖算不上歸附,卻是也支援,亦可稱作盟友,然而這一次,他和黃琬一樣,選擇站在了袁氏的對立面。
甚至很惡劣。
陳群竟於兩軍陣前,公然叫囂自己去死?
甚至都不是勸降,而是勸死。
袁紹只覺呼吸壓抑,漸漸的喘氣都困難起來,然而他想反駁什麼,卻發現,完全無法反駁。
袁氏一族,傳至他這一代,真就淪落到了這般地步,弟弟袁術因為僭越,已經死於渤海王之手,如今,自己也面對大軍重重包圍,困獸之鬥,形容的也十分貼切。
最諷刺的,率軍這些大軍的各路將軍,竟然是袁紹昔日的麾下諸將,思量起來,簡直匪夷所思。
難道,這真的是人心向背,袁氏大勢已去?
想到此處,袁紹不僅心痛,手還微微發顫,於是他反手握著劍柄,緊了緊。
袁紹立於城頭,看著下方陳群,沉默不語。
陳群昂首與之對視片刻之後,揮揮衣袖,掉頭回去。
勸死失敗?
劉擎看著城頭上的人,並無過份舉止,也沒有謾罵,發洩,似乎靜得出奇,細細想一想,或許正因如此,外表的安靜,反應的是內心的波瀾,有些人,就是如此。
否則,袁紹那一口老血,也不會吐得如此容易。
剛剛還在設想,陳群一席話語,袁本初羞愧難當,當初拔劍自刎,於是便多了一個陳群罵死袁紹的名場面,這陳群恐怕要名揚天下了。
想不到,袁紹未能如他所願。
不過,袁紹突然不見了,他走到了宮牆後面,離開了劉擎的視線。
袁紹退後數步,對眾人道,“孔璋,元圖,譚兒,如今四門皆危,無人坐鎮,你四位速速前去主持大局吧!”
“袁公,那此門……”逢紀問。
“自然由我親自坐鎮。”袁紹回道,抖了抖手中之劍,一副要與敵決戰到底的架勢。
“主公,陳群乃是反覆無常之小兒,方才之言,無需介懷。”陳琳勸道。
“孔璋放心,當務之急,乃是各門防務,你便去西門,元圖,你去東門。”然後,轉身看著袁譚,細細道:“譚兒,你初掌軍事,頗有天賦,如今形勢危急,已經是存亡之戰,城北防務,便交給你了。”
袁譚當即拱手回道:“父親放心,我與宮城共存亡!”
袁譚的表態也很簡單粗暴,不容置否,說完,便轉身跟上陳琳逢紀兩人。
待他們離去,又過了片刻,就在劉擎等得有些無法忍受之時,袁紹再度在城頭露面,袁紹放言一聲:“請渤海王一敘!”
劉擎聽聞,並不意外,當袁紹對陳群置之不理的時候,劉擎就知道,有些事情,還是需要他來面對,有些名場面,也只得他來。
劉擎駕馬上前數步,直至城下,一直看著上方,感覺距離剛剛好,便停住馬蹄。
“本初,這是我們第幾次見面了?”劉擎道。
袁紹英氣的眉頭一蹙,顯然,劉擎第一句話,便令他想起了不愉快的往事。
第一次見面,是在冀州渤海郡,那時候,渤海郡尚未復國,然而劉擎卻帶著一紙詔命,當著眾多賓客幕僚的面,宣佈渤海國復,劉擎承襲王爵,成為新的渤海王。
初次見面,便被狠狠打了臉。
而第二次見面,又讓袁紹想起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失敗,河內之戰,大敗,三萬大軍,僅有千百將士隨自己逃回河水之南,此敗不僅宣佈陳留會盟徹底失敗,也讓討董計劃,特別落空。
諷刺的是,袁紹自己,最後卻需要渤海王出面來救,才堪堪保住了命,帶領精銳骨幹逃回,自己也欠下渤海王一大堆糧食。
第三次,就更加不堪回首,不忍直視了,濮陽之戰,呂布陳宮投渤海王,最後渤海王以一支精銳騎兵,在萬軍叢中,將他一舉擒獲,這無疑是莫大的恥辱。
袁紹當了俘虜,最後袁氏以百萬石糧草贖人,間接導致了青州黃巾的失控,事後,青州百萬黃巾,歸降渤海王,而渤海王則用袁氏之糧,以資青州黃巾,徹底穩住了青州的基本盤,這也使得袁氏對青州的影響力,直接為零,甚至間接影響到了徐州。
想到此處,袁紹不由得一陣苦笑。
原來,自己一直一敗塗地,卻為何還要選擇與之為敵呢?
袁紹旋即想起了兩人第四次交鋒,梁國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