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軍正遭受徐晃鐵浮屠的衝擊,追擊的陣形被攔腰截斷,同時,前方“逃竄”中的陷陣營,突然調轉方向,反攻了回來。

張衛軍的一眾將領,哪裡還不明白自己已經中了敵軍埋伏。

陣形一旦出現混亂,將令不通,想阻止有效的反擊,是十分困難。

“先撤回去,整兵再看!”一名偏將提議道。

“好,速速退回將軍那!”

張衛開始阻止後撤,前軍改變方向,折向坡下,同時,張衛軍將士齊聲高呼“後撤”,不多時,後方將士紛紛跟上。

而中間的兵馬,則沒有這般好運了,他們被鐵浮屠徹底衝散,傷亡慘重,已然找不著北。

加速陷陣營殺回,追擊前軍而去,陷陣將士死死咬住前軍,一邊追趕,一邊攻擊。

小山下喊殺聲震天,三軍將士四面遊走,顯得雜亂不堪。

直到張衛軍撤離脫離了山坡,也損失數百人之後,一路逃兵,兩路追兵,方才看得分明。

張衛眉頭緊蹙,手裡的革制馬鞭拽在手中沁出了汗,看著前方己方兵馬的敗勢,張衛很難理解,四部人馬,為何這麼快便敗了?

張衛一咬牙,還是打算施救,當即明亮兩位偏將,各點兩千人馬,從左右兩翼夾擊追兵,若敵軍受挫,皆時四部人馬再調轉攻勢,攻守之勢,又可以改變了。

然而張衛下令不久,兩軍分出沒有多少時間,便聽到後方再度傳來隆隆之聲。

是追擊進入穀道的兵馬回來了!張衛想。

張衛猛然回頭,望向穀道口,然而當飛揚著“白波”二字的大旗出現在谷口時,張衛的心一下子沉入谷地。

追擊入谷的,足有兩千人!

難道谷中有伏兵?

張衛腦中猛然靈光一閃。

楊昂為什麼會敗得這麼徹底?

敵人肯定不止眼前這點力量,定是埋伏於穀道之中,張衛那個後悔啊,就不該同意他們去追擊,畢竟自己的目標是西城,而現在呢,追擊的兵馬恐怕被人全殲了,而西城,也岌岌可危。

靜下來,靜下來,自己優勢還在,張衛心中告誡自己,即便穀道吃了伏擊,即便山坡吃了伏擊,即便損失已達數千,但麾下兵馬,還是數倍於敵。

看著後軍殺出,張衛再命四部人馬,做好迎接準備,看著前後兩軍皆有防備,張衛也鬆了口氣,看著大戰一觸即發。

高順殺到前面,來到徐晃身側,兩人看著自坡上衝下的兩路大軍。

“如何?”徐晃問。

“敵軍勢大,且居高臨下,不若合陣迎敵,還節省體力,畢竟這麼多敵人,給我們殺都要殺到手軟。”高順道。

合陣迎敵,乃是高順與徐晃長時間並肩作戰想出來的戰術,即兩軍合軍部署,形成一個大陣,來對付遠遠超出己方的敵軍。

高順當即下令停止追擊,排列合陣陣勢,鐵浮屠位於陣前,充當敵軍正面衝擊的目標,他們的防禦力,在敵軍這等攻擊面前,幾近無敵,既是合陣之基,也是最銳利的鋒芒,陷陣營下馬,在外圍組成盾陣,十數個圓盾拼在一起,宛如一個個烏龜殼,用以分割敵軍,徐晃輕騎再遊走其中,負責殺敵。

變陣很快完成,左右兩翼分別襲入合陣之中,同時逃跑的兵馬也根據張衛之令,調轉馬頭,但看到駐守最前方的是那覆著厚厚重甲的高頭大馬,頓時沒了攻擊的銳氣,腳下的步伐,也變得踟躕起來。

兩軍殺入合陣之中,各類兵器擊打在盾牌之上,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而有馬匹一旦靠近圓盾,便會被下方的陷陣將士襲擊馬蹄。

也有上頭的張衛軍,驅使戰馬直接撞向圓盾,陷陣將士雖然大力,但也無法和衝鋒的戰馬匹敵,群盾被撞開,也有陷陣將士被撞上,但散開的將士很快又聚攏回去,將受傷的將士護在其中。

而那些零零散散的進入陣中的兵馬,則要面對徐晃輕騎兵的絞殺。

看上去,張衛軍源源不斷攻入陣中,然而大多數下場,都是戰死,就連偏將也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