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回憶過去的時候,總是會下意識回想起那些甜蜜的瞬間,而對於痛苦的回憶,卻總是會選擇遺忘。

看著熒幕上的黑白畫面,莊呈瞬間抓住心頭的那絲感慨,沉聲道:“父親突然去世了,我是昨晚才知道的……”

厚重的隔音玻璃外,張藝謀戴著耳機,仔細分辨著莊呈聲音中夾帶的那絲感情。

在這種敘事形電影中,旁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當畫面中的其他雜音被縮小之後,莊呈的旁白,就變成了左右觀眾情緒的第一法寶。

失落、壓抑、感慨……種種情緒雜糅在一起,然後像是被人塞進一個罐子,在蓋上蓋子的同時,還要在上面再壓上一塊大石頭。

所有的情緒都要收著走,否則的話,觀眾就失去了看下去的興趣。

不管是文藝片還是商業片,總要遵循電影的基本法,就像過山車一樣,此時的平靜,完全是為了讓觀眾在下一刻爆發。

好在他的臺詞功底還算過硬,隨著開篇那狹窄、顛簸的車窗搖晃著,瞬間將觀影人的心情拽落到一個比較低沉的位置。

老謀子對電影的要求很高,如果可以的話,他還是喜歡用演員自己的聲音,當然,事情也有例外,假如演員聲音與角色完全不符,他也會主動替對方申請配音。

莊呈的旁白念得無可挑剔,收銀臺前,李連峰那顆懸在半空的心也不由長鬆了一口氣。

作為配音導演,莊呈表現得足夠好,他也能省下更多的心思放在別人身上。

比如,屋外坐著的那位……

在之前的拍攝中,章子儀有幾個鏡頭的風聲太大,音軌完全沒法用,所以才被老謀子拽過來重新配。

李連峰悄悄瞅了瞅旁邊的老謀子,有心想把章子儀也拽進來學學。可看著對方那古井無波的一張老臉,瞬間又沒了說話的勇氣。

莊呈跟著字幕配了幾段之後,老謀子這才摁下了暫停鍵,湊到話筒前道:“今天狀態不錯,休息會兒,爭取把後面那些都錄了。”

“對了,連峰,把章子儀叫進來,趁著小莊休息,咱接著錄她那段。”

李連峰答應一聲,推開厚重的大門走了出去,不一會兒,就帶著瘦瘦小小的章子儀走了回來。

見到老謀子,章子儀還是禮貌地躬了躬身,小心翼翼地跟對方打了個招呼。

在得到對方的應答之後,這才向錄音棚走去。

莊呈正好從錄音棚裡出來,倆人側身讓過的時候,他突然發現,章子儀的表情有一絲的僵硬。

在莊呈來之前,章子儀已經錄過一段了,那效果,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當然,作為中戲的高材生,章子儀臺詞的基本功還是有的,但她對面的是誰,老謀子啊。

在他這,只有行與不行,至於60分及格這種事,想都別想。

當然了,這些事兒跟莊呈也沒多少關係,他的部分已經過了,現在需要做的,就是養精蓄銳。

從李連峰手裡接過一杯水,小口多次地往下嚥,一點點潤著喉嚨。

另一邊,章子儀的錄音工作好像不太順利,剛配了沒幾句,便被老謀子叫停。

“咔,章子儀,你的情緒不對,想想當時演戲的時候,這裡應該是雀躍的,你這個太平了,我再給你放一遍原聲,你回憶一下。”

看著老謀子連說帶比劃的模樣,莊呈默默地喝了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