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章已經修改完成,可以訂閱了。

麻風病之所以被稱之為窮病,一是因為麻風病通常在生活及衛生條件不好的地區蔓延,二是因為麻風病能把一個家庭的所有積蓄掏空,而倭國空有能夠開採上百年的金礦銀礦,平民的生活卻困頓如狗,這既給麻風病的蔓延創造了條件,同樣也使得更多的矮矬子們活不起了。

正所謂螻蟻尚且偷生,倭國的矮矬子們自然也不願意坐以待斃。

依靠武士和足輕鎮壓?

別扯蛋了,要是大部分的矮矬子們能勉強活下去,不用依靠和武士鎮壓都沒事兒,哪怕有大量的武士和浪人喜歡用賤民測試武士刀也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因為有更多的矮矬子們還想苟活下去。

但是在大部分矮矬子們都活不下去的前提下,再想依靠武士和足輕去鎮壓就純屬扯蛋,因為武士也有家人,足輕也有家人,那些武士和足輕也同樣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家人死去。

所以就出現了大批武士和足輕聽宣聽調不聽令的情況,任由幕府以及眾多藩主、大名喊破了嗓子,說幹了口水,那些武士和足輕依舊不願意配合幕府的封鎖令。

德川家齊也極為頭疼——不徹底封鎖住那些已經有麻風病患的村子,就意味著麻風病根本無法控制住,很快就能蔓延到整個倭國,繼而再向外瘋狂擴散,想要封鎖那些村子,就不可避免的會影響到大量武士和足輕的家人,那些武士和足輕就不願意配合。

這踏馬不是陷入死迴圈了嗎?

德川家齊現在已經不擔心自己能否解決掉麻風病,甚至都不關心自己能否取代光格賤仁成為新一代的添黃,德川家齊更加擔心的是,如果因為幕府沒有徹底完成封鎖而使得麻風病傳入了大明,大明的皇帝陛下會怎麼收拾倭國。

棒子、緬甸、南越等一大堆已經徹底消失在歷史當中的藩屬國,大概就是倭國的前車之鑑?

越想越頭疼,德川家齊乾脆望著渡邊右衛門和松下一晚等人問道:“那些武士和足輕不願意配合的問題,你們有什麼想法?”

被德川家齊這麼一問,渡邊右衛門和松下一晚等人頓時感覺有些蛋疼。

身為在大明留過學的遣明使,渡邊右衛門和松下一晚等人都知道大明的軍制,知道大明是異地為兵,山東的兵源會補充到其他任何一個布政使司的駐軍但是絕對不會補充到山東的駐軍,渡邊右衛門和松下一晚也知道這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渡邊右衛門和松下一晚的心裡同樣清楚,儘管大明的答案就擺在眼前,但是這個作業卻沒辦法直接照抄。

因為大明的軍隊是由五軍都督府控制而不是由哪一個將領或者貴族控制,各地的布政使也沒有權力插手駐軍的事情,但是倭國的武士都是歸大名所有而不是歸倭國朝廷和幕府所有,那些足輕也是歸藩主所有而不是歸倭國朝廷和幕府所有。

如果武士和足輕都歸倭國朝廷所有,恐怕倭國朝廷早就在第一時間幹掉幕府了。

反過來講也是一樣,如果武士和足輕都歸幕府所有,恐怕幕府也會在第一時間幹掉倭國朝廷。

再進一步推斷可證:如果幕府想要收攏各地方藩主、大名手中的武士和兵權,只怕那些藩主、大名會第一時間倒向倭國朝廷。

所以,這事兒也同樣陷入了死迴圈。

沉默了好半天后,渡邊右衛門才皺著眉頭說道:“如果依靠現有的武士和足輕無法完成封鎖,將軍閣下何不調回天竺那邊兒的武士呢?他們的家人都已經跟著他們去了天竺,這也就意味著他們不會有什麼顧慮。”

只是渡邊右衛門的話音剛剛落下,松下一晚卻忍不住反駁道:“想要調回天竺那邊的武士,就必須先從倭國本土徵調一批武士前往天竺,這同樣會使得幕府能夠直接控制的武士、足輕數量大大降低,反而會更加不利於幕府吧?”

松下一晚的一通分析,直接讓渡邊右衛門和德川家齊都陷入了沉默。

從倭國抽調一批武士和足輕前往天竺其實很容易,不管是幕府掌控的還是各地藩主、大名所掌握的武士和足輕,他們絕對會積極響應幕府的號召前往天竺。

畢竟之前那些武士及其家人的生活條件都得到了肉眼可見的改善,倭國本土的那些武士和足輕們自然眼饞無比。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德川家齊可以隨便從天竺往倭國本土抽調武士。

因為那些被勞務派遣到天竺的倭國武士,在他們踏上海船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歸大明管理,幕府根本插不上手。

也正是因為如此,德川家齊才會毫不在意光格賤仁徵調一部分武士前往天竺,試圖抽調一部分天竺武士因倭國本土的訊息。

因為倭國朝廷同樣也無法控制那些已經被勞務派遣到天竺的武士,光格賤仁的如意算盤註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根本就沒有在意的必要。

沉默了好半晌後,渡邊右衛門才開口說道:“將軍閣下,既然武士、足輕和平民都不理解將軍打算徹底封鎖住麻風病的良苦用心,那將軍何不派人在報紙上釋出文章,說明封鎖的原因呢?”

德川家齊微微搖頭,嘆了一聲後反問道:“有用嗎?你覺得那些武士、足輕還有平民是會相信幕府報紙所說的,還是會相信犬養聞洪、野尻西勁那兩個王八犢子說的?”

渡邊右衛門頓時被噎住了。

正如德川家齊所言,那些武士、足輕還有平民寧肯相信犬養聞洪和野尻西勁說的屁話都不願意相信倭國朝廷和幕府的報紙,就算幕府拼命解釋又有個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