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皇帝?呵,呸!(第1/2頁)
章節報錯
PS:這章已經修改完成,可以訂閱了。
夕陽西下,灑進乾清宮的餘暉並沒能給乾清宮裡帶來多少暖意,反而映襯得朱皇帝的臉色陰晴不定。
即便是對於朱皇帝來說,這也是一場勝算很低的戰爭——縱然是再怎麼雄才大略的雄主、明君,都不可能完美的解決掉龐大的資本階層。
比如說某位校長。
很多人都認為某位校長是廢物,畢竟在佔據大義名分的前提下,在有傻賊鷹援助的前提下,某位喜好在地圖上開疆擴土的校長居然都沒撐過四年時間就轉進琉球。
實際上,這位校長擱在歷朝歷代都已經算得上是個狠人,就算再怎麼樣也絕對不可能比大清的十二代明君聖主更爛,也絕不可能比大明的那位戰神皇帝、叫門天子更爛。
至於說證據……當初牛逼哄哄的叫囂著要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要讓夥子們回家過聖誕節的麥克阿瑟率領十七個堂口也沒能堅持四年,那位校長能堅持四年才轉進,難道還不如以說明他的本事?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校長,也照樣拿蔣、宋、孔、陳四大家族沒辦法,就連當時的太子爺蔣建豐親自去松江府主持大局也沒什麼鳥用,最後抓到孔令侃頭上的時候,宋美齡直接一個電話打給了校長,就說了一句“你兒子要抓我外甥”,那位聰明腦袋不長毛的校長大人就直飛松江府,把太子爺蔣建豐訓斥一頓後放了孔令侃,轟轟烈烈的太子松江反腐行動也徹底宣告失敗。
抗日名將傅宜生曾說這次的行動之所以失敗,是因為那位聰明腦袋不長毛的校長大人愛美人不愛江山,可是要真正深究起來,更深層次的原因恐怕還是因為位校長大人無法對抗資本階層。
首先就是這位聰明腦袋不長毛的校長大人完全是依附資本階層才得以起家,其次則是因為這位校長大人本身也是資本階層的一部分。
當時這位校長大人手握軍隊,高高在上;蔣氏的姻親宋家在金融行業隻手遮天;孔祥熙家族是蔣氏的連襟,本人則長期主管工商、財政;還有陳立夫、陳果夫兄弟是“民國第一豪俠”陳其美的侄子,領導著當時校長大人的錦衣衛。
太子爺蔣建豐跑到松江府去反腐,反來反去不就反到自個兒家了?
所以,建豐同學之所以會失敗,真實原因並不是校長愛美人不愛江山,而是校長不能容忍反到自個兒頭上。
現在朱皇帝想要舉起屠刀,想要徹底跟那些資本階層、儒林士子們攤牌,受到的阻力當然也不是一星半點兒。
朱皇帝倒是不擔心刀子會砍到自個兒的頭上,因為大明並沒有那麼多的宗室,除了朱皇帝的幾個兒子以外,僅有的兩個弟弟還被遠遠的打發到了殷地安就藩,而朱皇帝的幾個兒子則是大的大、小的小,最大的皇長子剛剛成年,最小的兒子還在牙牙學語,隨便哪一個都沒有插手朝堂和資本的資格。
朱皇帝真正擔心的反而是朝堂上的那些文武大臣——在沒有門閥世家的時候,這些文武大臣最具備向門閥世家發展的條件,資本階層和儒林自然也不會放過向他們滲透的機會。
或者說,這些文武大臣們是否甘心放棄發展為門閥世家的機會?
朱皇帝從來不會高估官老爺們的節操。
臉色陰晴不定的沉吟了好半晌後,朱皇帝忽然深吸了一口氣,從龍椅上站起身來,對曾誠和劉鶴鳴吩咐道:“你們陪朕去見見那些在宮外計程車子。”
……
陳家莊既沒有什麼礦藏,同樣也沒有出過什麼特別有名的人物,除了離松江府特別可以勉強算得上是一個優點以外,陳家莊在大明難以計數的村莊當中也可以稱得上毫不起眼。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毫不起眼的村子,如今卻有些車水馬龍的意思,無論是停在村頭的數十輛高大的馬車,還是穿梭在村中清一色矯健的護衛,無不證明了這個村子並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麼普通。
尤其是陳家莊子的農會大院中,已經露天擺起了十張圓形的桌子,每張桌子旁邊都擺著十把椅子,桌子上同樣擺滿了各式菜餚,什麼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基本上是應有盡有,每桌的菜餚都得有個百十兩銀子才能置辦得起。
正所謂是好馬配好鞍,這些好菜自然也得有豪客來配——組織起這場宴會的是大明鼎鼎有名的胡聞洪胡老爺和張希勁張老爺,參與這場宴會的也同樣是一些鼎鼎有名的豪商巨賈,陳家莊子農會的會長以及農會衛隊的幾個人反倒成了配角,只能擠在靠近院牆的一張桌子上。
等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發起這場宴會的胡聞洪胡老爺便站起身來,端著酒杯高聲說道:“今日我等相聚在此,也是一場緣分,諸位,請!”
在場的一眾豪商巨賈們紛紛端起酒杯,附和著胡老爺一起喝了一杯。
胡老爺哈哈笑了一聲,隨即給自個兒的杯子斟滿酒水後便又再次舉起酒杯,高聲道:“今日這場酒會,倒還多虧了莊子上的陳會長,這一杯,咱們該敬陳會長才是,請!”
只是說著敬陳會長的話,胡老爺卻絲毫沒有敬陳會長的意思,就連在座的一眾豪商巨賈們也沒人把陳會長當回事兒,一個個嘻嘻哈哈的笑著交談,全然不在乎角落裡的陳會長。
陳會長一張老臉漲得通紅,明明是自個兒折了面子,卻又不得不站起身來向一眾豪商巨賈們陪笑:“胡老爺太客氣了,您能選擇咱們陳家莊子來舉辦這場宴會,是咱們陳家莊子的榮幸,以後咱們陳家莊子還要多多仰仗胡老爺才是。”
胡老爺似乎對陳會長的吹捧很是受用,哈哈一笑後才微微伸手虛按,對著陳會長說道:“是陳會長客氣了,坐,坐。”
等陳會長陪著笑臉坐下後,胡老爺又再次端著酒杯,對著一眾豪商巨賈們高聲說道:“倘若這次的事情一切順利,以後大明便會恢復祖制,這惱人的農會、工會自然也就不復存在,為了這個好訊息,咱們是不是應該再乾一杯?請!”
旁邊一直笑眯眯未曾開口的張希勁張老爺也站起身來,笑眯眯的說道:“恐怕還不止是這些——既然要恢復祖制,洪武皇帝當年定下的海禁之策自然也要一併恢復了才是。”
當胡老爺和張老爺的話音落下後,在場的一眾豪商巨賈們頓時交頭接耳的議論起來,諾大的農會院子裡竟然都響起了一陣嗡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