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大明的國體問題(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後世滾著嘰歪患者橫行的年代,傻賊鷹豢養的那些狗兒子們總是拿“這國怎,定體問”來說事兒。
現在倒是沒有人在朱皇帝面前發出這樣兒的疑問,畢竟現在的大明才是指路的明燈,黑夜中的燈塔,就算有這種疑問也都是其他國家的那些滾著嘰歪們在問,跟大明沒什麼關係。
問題是朱皇帝自己卻陷入了“定體”的疑問當中。
大明到底該走什麼樣兒的道路?
繼續走帝制的道路明顯是不靠譜的,畢竟中原堂口已經用幾千年的歷史證明了帝制的優勢和短板——如果皇帝靠譜,那麼帝制就是無敵的最優體,如果皇帝不靠譜,那麼帝制就是作死的最快道路。
改成歐羅巴那套所謂三權分立的滋油體?
其實這種想法也只能想想,真要是把這套玩法擱在中原堂口那就是作大死。
說的再直白一些吧:就他們那些玩法,別管是三權也好,還是滋油也罷,甚至於布林什維克理論,這些都才出現了多少年?歐羅巴玩三權玩的一路下坡,只能靠著當年狂薅大清以及兩次開片攢下的家底續命,傻賊鷹玩滋油玩到崑崙奴的命很貴,毛熊玩布林什維克更是直接把自己給玩千古了!
想要深入分析這裡面的具體原因未免太過於複雜,但是歸根到底,卻終究是利益兩個字。
比如說歐羅巴那邊兒所謂的三權分立,其本質不過是給門閥制套上了一層好看的包裝——在不涉及軍權、財權的前提下,所謂的三權還剩下個雞兒?
說白了,歐羅巴的那套玩法不過是大大小小的門閥世家(貴族)互相制約,表面上給普通百姓一絲話語權,讓普通的百姓也能有點兒參與感,實際上的統治者卻從來沒變過,依舊還是那些家族,依舊還是那些人,頂多就是前臺擺了一個出身低微一些的傀儡當檯面。
至於傻賊鷹家玩的什麼滋油那就更扯蛋了,因為傻賊鷹家的驢和象都是有主人的,那些一賜樂業財閥的老爺們確實在努力保證你想要的自由,但是他們從來不保證你生命的安全。
你選的嘛。
實際上這也是為什麼歐羅巴和傻賊鷹那些蠻子們普遍心大的原因。
因為歐羅巴那邊兒從來就沒有過真正大一統的王朝,蠻子們也習慣了小國寡民的心態,同樣也習慣了小朝廷制。
毛熊也差不多——布林什維克好不好?好!關鍵是人這種生物是有慾望的!
所以,真要是把歐羅巴、傻賊鷹那些套路直接照搬到中原堂口,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會是再一次的動盪——小朝廷的玩法就是生死各安天命,既然給了你們滋油,那麼你就不能要求朝廷管你的死活。
這種玩法在平時當然沒什麼問題,畢竟連中原堂口的百姓似乎也是如此,看上去並沒有什麼不同。
然而一旦到了類似於小冰河這種災害頻發的時候,或者說到了百姓真正活不下去的節骨眼上,大小朝廷的區別就現出來了。
習慣了小朝廷制度的歐羅巴蠻子們是萬事靠自己,他們也習慣了朝廷拉胯,但是習慣了大朝廷制度的中原堂口百姓會要求官府來救災、賑災,會要求官府給百姓找一條活路,朝廷可以拉胯一次兩次,但是再三拉胯就可能有人站出來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比較新奇的角度可供參考:歐羅巴那些蠻子們玩的那一套之所以在初期能玩的動,是因為有大清在源源不斷的給他們供血,傻賊鷹是因為有兩次小破球開片供他們吸血,而等到沒有了大清,小破球也不開片了,這時候再看看歐羅巴和傻賊鷹?
歐羅巴那邊兒選出來的話事人越來越年輕,承諾的福利越來越高,辦事兒也越來越不靠譜,三島之地甚至還出現了一個上任只炸管道然後就拿退休金、保質期比生菜還短的戰士話事人。
傻賊鷹當然也沒比歐羅巴強到哪兒去,要不然拜振華同學也不會登上寶座,更不會出現傻賊鷹內部開片由二毛開始的天大笑話。
然而同樣是大朝廷制的布林什維克直接搬過來用也未必就能行。
直接照搬布林什維克的那一套存在一個巨大的隱患,那就是大明現在並沒有那一套理論的生存環境。
兔子之所以可以搞布林什維克,是因為當時的大清已經徹底涼涼,中間禿子接手堂口之後又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學自西方的那一套也不靠譜,所以後來才有了兔子學習毛熊搞布林什維克,為的是救亡圖存。
但是現在,大清這才涼了幾年?
甚至在大清還沒有涼的時候,人家還在拼了命的宣揚皇帝英明、皇帝愛民如子、有錯的只是一小部分官老爺、大家夥兒應該盼著青天大老爺的那一套理論。
當然不能說這套理論是錯的,因為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是這麼宣揚的。
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錢聾以及他手下的那些包衣阿哈們在宣揚這套理論的時候,錢聾還自我吹噓出一個十全武功,此時的大清也沒有遭到列強的毒打,還沒有賠完英國賠倭國、割完青島割旅順的恥辱。
所以,當朱皇帝舉起反旗要反清復明的時候,天下百姓依舊願意相信帝制,以致於當時根本就沒有那套理論的生存土壤——如果朱皇帝當初喊的不是反清復明而是直接搞按需分配那一套理論,最有可能出現的不是天下景從、四處反清,而是天下人都集結在錢聾的身邊幫著錢聾一起來打朱皇帝。
搏個從龍滅賊之功,不比全心全意給那些泥腿子們當僕人要強的多?
彼時的中原堂口,還沒有經歷過即將徹底亡國滅種的痛。
然後吧,大明就變成了現在這個鳥樣兒——大明有皇帝,而且朱皇帝屬於那種沒人能夠制約的開國之君,但是大明又有內閣,內閣的權利也一點兒不比皇帝的權利小。
尤其是在皇帝慢慢放權的情況下,內閣甚至可以直接頂替皇帝的作用。
因為朱皇帝直接明確了內閣的江湖地位。
這個說起來其實很好笑,因為朱老四當年折騰出內閣的時候是把內閣閣臣們當做秘書使用的,後來等過了仁宣二帝之後,內閣的權柄才慢慢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