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自家班長在那裡罵罵咧咧,朱建英同學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班長,您說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咱們的《大明報紙》告訴他,咱們大明軍隊的一個炮營只有十八門火炮的?”

胡顯良臉色一僵,隨即便悻悻的停下了含媽量極高的瘋狂輸出——罵奧斯曼的蠻子們沒有問題,對著自家的炮兵兄弟輸出兩句也沒有問題,但是對《大明報紙》瘋狂輸出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大明報紙》是朱皇帝讓人搞出來的,在大明百姓的心裡那就是朱皇帝的發言平臺,而大明的百姓……別看大明的百姓時不時就會罵官府和官老爺們,但是從來就沒有百姓罵過朱皇帝一句。

當然,不罵不代表不噴,比如說因為朱皇帝經常免賦免稅而把朱皇帝噴為撒幣天子,再比如說因為朱皇帝不喜歡廣選秀女而噴朱皇帝不近女色不是好皇帝等等。

說起來就很搞笑,大明的百姓普遍認為朱皇帝不近女色是個缺點——身為一個好皇帝,你丫最應該做的就是多選妃子多生孩子懂不懂啊親!

民間百姓尚且如此,大明的軍隊自然不用多說。

幾乎把朱皇帝當成神明一樣的大明軍隊,平時裡一個個鼻孔朝天看人,渾然一副天老大他們老二的模樣,瞧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的,甚至連大明的陸軍、海軍和熱氣球部隊之間都互相看著不順眼,但是一旦涉及到朱皇帝,這些丘八大爺們就像是完全換了個人一樣。

天老大?

誰踏馬也不行!

普天之下,就只有皇帝陛下才是真龍天子!

一想到自己剛剛差點對《大明報紙》瘋狂輸出,胡顯良忍不住冷哼一聲,隨即又開始對奧斯曼的指揮官卡託納進行了含媽量極高的問候:“我就想不明白了,對面的那個沙雕到底他孃的會不會打仗?”

“娘哩個批的,自家的軍隊能被自家的戰馬給衝了,這水平怕不是跟著師孃學的怎麼打仗?還是說這些狗東西其實就跟建夷差不多?”

“要是換我是對面奧斯曼的指揮官,我他孃的乾脆找塊豆腐撞死算了,省得擱這兒丟人現眼!”

朱建英笑著攔住胡顯良,說道:“班長,我合計著對面奧斯曼的指揮官並不會就此善罷甘休,說不定還會有其他的打法?”

胡顯良不屑的撇了撇嘴,嘲諷道:“其他的打法?要是換成建夷的綠營兵,我倒還會擔心他們會不會換夜襲、火攻、水攻之類的戰法,可是這奧斯曼的軍隊嘛……能夠掐著炮兵陣地前陣的節骨眼兒派出騎兵,就已經是他們最大的本事了。”

這倒不是胡顯良有意貶低奧斯曼軍隊,而是透過跟奧斯曼軍隊打了幾仗,再結合奧斯曼歷史上的那些戰例才得出來的結論。

只是瞧不上歸瞧不上,該有的謹慎卻是半點兒不少。

胡顯良斟酌著說道:“眼下蠻子們的進攻遇挫,晚上守夜的時候可得多加小心,千萬要防著蠻子們夜襲,畢竟咱們也不能指望蠻子們一直蠢下去。”

朱建英同學臉上的笑意一滯:“守夜?難道咱們不能趁機掩殺過去?”

胡顯良當即一巴掌抽到朱建英同學的後腦勺上:“掩殺?人家奧斯曼的騎兵確實是廢了,但是不代表人家奧斯曼就徹底沒有騎兵了,炮兵陣地難以移動,你拿兩條腿去追殺奧斯曼騎兵,那不是給人送菜嗎?再說了,你能追得上?”

事實上也正如胡顯良所料,大明後方很快就傳來了新的軍令,要求前出搶佔陣地的步兵們在奧斯曼軍隊撤離之後立即打掃戰場並且就地駐紮。

這一場仗打下來大明的軍隊確實是成功實現了零傷亡,但是對於炮彈的消耗卻也是極大的——前前後後足有二十四門火炮開始發言,一百多發炮彈直接砸出去固然是砸了個爽,但是後勤方面也忍不住對炮兵們展開了含媽量極高的問候。

至於步兵……雖說跟炮兵的消耗比起來,步兵消耗掉的那點兒子彈簡直連個屁都算不上,但是按照大明軍隊一貫不把子彈當錢看的奢侈作風,每個士兵身上的子彈也就能剩下兩百發左右,三個步兵營消耗掉的子彈加一塊兒也同樣是個天文數字,在沒有完成補充之前估計是不太可能再向前推進了。

這就讓朱建英同學感覺有些迷茫。

真正的戰場原來是這個鳥樣兒?

打著打著就他孃的停下了,一停就得停個一兩天,沒有什麼刀光箭影,也沒有什麼槍林彈雨,似乎就是一輪輪的炮彈砸過去,然後就解決問題了?

直到朱建英帶著滿腦子的疑問找到了胡顯良,才從這個老兵油的嘴裡得到了答案。

“你知道咱們大明軍隊最苦的那幾年是個什麼樣兒嗎?”

胡顯良瞧著一臉迷茫之色的朱建英笑道:“說實話,咱們大明軍隊最苦的那幾年我也沒經歷過,畢竟我加入咱們大明軍隊的時候已經是聖皇十五年,到現在我也不過是當了九年兵而已。”

“但是我從那些老兵的口中聽到過。”

“最苦的時候,飢一頓飽一頓是常態,雖不至於說三天餓九頓吧,但是三天餓個一兩頓還是有的,有時候趕上冬天打仗了,來不及埋鍋造飯,那些老兵就是一口窩窩頭一口雪那麼就著吃。”

“有時候趕上那種剛剛打下來的地方受災了,老兵們還要把口糧讓出來給百姓吃,他們自己就只能去挖草根,抓老鼠,抓蛇,實在不行了就扒樹皮,吃飯?吃個屁吧!”

“就算是聖皇五年以前,咱們大明軍隊的日子也不太好過——那時候陛下說軍隊要給百姓讓路,國庫的錢基本上都拿去修路挖水庫了,根本就沒多少能撥給咱們軍隊的。”

“直到幹掉了暹羅、緬甸那些猴子國家,又從葡萄牙人的手裡弄到了一大筆賠款,咱們大明軍隊的日子才算是好過了一點兒。”

“當時那些老兵們最羨慕的是什麼你知道嗎?是駐在棒子和倭國的駐軍,他們的吃喝都由棒子和倭國供給,條件可比咱們大明本地的軍隊好多了。”

“那時候,咱們大明軍隊平均每個士兵有多少發子彈?僅僅只是五十發!燧發槍那破玩意的子彈,五十發,你說能頂個屁用?”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