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換一種打法?(第1/2頁)
章節報錯
身為中原堂口的天子,朱皇帝自然而然的就把自己看做了天下之主,類似奧斯曼或者英格蘭這樣兒的,心情好了把他們當成是單獨的國家,心情不好了就把他們當成藩屬國,該教訓的時候就得教訓。
由此可得,馬哈茂德二世之前從英格蘭、沙鵝、哈布斯堡家族以及一大堆歐羅巴和奧斯曼的貴族、官老爺手中籌措到的資金,自然也應該歸大明國庫所有。
哪怕退一萬步講,把奧斯曼單獨當成一個單獨的國家,現在它也不復存在,奧斯曼的錢財自然也就是大明的戰利品,這錢同樣該歸大明國庫所有。
那麼問題來了:朱皇帝拿大明國庫的錢來開鑿蘇尹士運河有問題嗎?完全沒有問題!
至於說那些把錢借給馬哈茂德二世的人該怎麼辦?
這事兒實在不好意思,正所謂人死債銷,馬哈茂德二世掛掉了,他欠下的賬務自然也就清零,借錢給他的人也只能自認倒黴。
要是實在不行,那你們就去找馬哈茂德二世要錢,大明皇帝和大明軍隊誓死捍衛你們找馬哈茂德二世要賬的權力,畢竟借錢的是馬哈茂德二世而不是大明,大明也不可能替馬哈茂德二世承擔任何債務。
勞工方面的問題也算不得什麼大事兒——眾所周知,大明雖然一直都很缺勞工,但是真到了大明需要勞工的時候,也總是能找到勞工。
沒有了英屬東印度公司大明還有荷屬東印度公司可以代為招募,沒有了沙鵝跟英格蘭的貴族老爺們賣豬仔,大明還可以向法蘭西的貴族老爺們收購。
無非就是換個勞務派遣供應商的事兒,沒什麼大不了的。
相比之下,反倒是怎麼坑那些蠻子才更令人頭疼。
朱皇帝一邊屈起手指敲著桌子,一邊慢悠悠的說道:“派人給浦那和金奈軍事基地傳信,告訴他們咱們不在阿塞爾角伏擊英格蘭支援斯里蘭卡的艦隊了,讓他們按照原定計劃執行,務必要讓斯里蘭卡的那些蠻子們親眼看到支援艦隊的覆滅。”
朱簡煐同學卻皺著眉頭道:“英格蘭支援斯里蘭卡的艦隊倒是好辦,問題是奧斯曼這邊的一攤子破事兒又該怎麼處理?咱們艦隊裡就那麼點兒陸戰部隊,光憑他們可沒辦法推掉整個奧斯曼吧?”
聽到朱簡煐同學的疑問,朱皇帝卻是呵的一聲笑了起來。
如果單純從戰爭的角度來看,天子號艦隊的戰鬥力確實恐怖,堪稱當世第一艦隊。
但是吧,再怎麼牛逼的艦隊也只能在海上稱雄,想要打地面戰爭,最終還是要靠陸軍部隊來打。
比如說,天子號艦隊裝備的火炮數量確實很多,威力也確實比奧斯曼的岸防炮更強,然而那些火炮全都是固定在戰艦上的,轟擊港口和沿海地帶的奧斯曼守軍肯定沒有任何問題,可是人家奧斯曼守軍一旦後撤幾十裡,戰艦上的火炮可就夠不到了。
所以,光憑天子號艦隊的幾千陸戰部隊,想要強行搶灘登陸就只能是送菜——奧斯曼再怎麼不濟也能湊出幾萬甚至十幾萬軍隊,大明軍隊再牛逼也不可能瘋狂到拿沒有火炮的幾千陸戰軍隊去死磕人家有火炮的幾萬、十幾萬軍隊。
問題是朱皇帝也從來就沒想著光憑几千陸戰部隊就要平推整個奧斯曼。
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單純的戰爭問題。
嚴格來說,奧斯曼的問題其實跟英格蘭、沙鵝乃至於哈布斯堡家族的問題差不多,這幾家都算得上是治政問題以及利益問題。
因為大明影響到了他們的穩定和利益,所以他們才會組成針對大明的聯盟。
恰好,大明在歐羅巴地區也有一個堪稱是鐵桿的盟友。
法蘭西。
朱皇帝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只要自己派人給路易十六送信說明奧斯曼這邊的狀況,路易十六那傢伙就會上趕著派出法蘭西軍隊來幫著大明解決奧斯曼。
原因就是法蘭西的利益早已跟大明的利益牢牢捆綁在一起,大明得到的好處越多,法蘭西能跟著得到的好處也就越多,大明損失慘重,法蘭西在歐羅巴的江湖地位也會一落千丈,甚至被人吞得骨頭渣子都不剩。
當然,朱皇帝也沒有打算靠法蘭西來解決奧斯曼的問題,畢竟再怎麼親明的法蘭西終究還是歐羅巴的法蘭西,而且法蘭西的實力也就是那麼回事兒,能夠利用的地方屬實有限。
屈指敲了敲桌子後,朱皇帝扭頭對張德全說出了一個誰也沒有想到的名字:“派人去蘭芳布政使司通知羅芳伯,就說朕需要他帶人來奧斯曼。”
身為東廠督主,張德全自然是毫不猶豫的躬身應下,而大皇子朱簡煐同學卻是一臉懵逼的問道:“羅芳伯?他能解決奧斯曼的問題?”
朱簡煐同學不是不知道羅芳伯,也不是不知道蘭芳布政使司的由來——那裡原本是蠻子的地頭,後來莫名其妙的就變成了蘭芳公司所有,再然後就又莫名其妙的變成了大明的布政使司。
在這一系列變化當中,羅芳伯這個名字可謂是貫穿始終。
是羅芳伯出海到了南洋打拼,然後跟人一起搞出了蘭芳公司,隨後又拉攏當地的土人,將整個大島的權利都歸於蘭芳公司,最後才是向大明請求內附。
只是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不是因為大明橫空出世,只怕他羅芳伯也會毫不猶豫的向大清請求內附,或者向大清請求通商。
說白了,就是這個從蘭芳公司總經理、蘭芳國大總制搖身一變成為大明蘭芳侯的羅芳伯,在朱簡煐同學眼裡屬於是可以用,但是絕對不能重用的角色。
因為誰都不敢保證在足夠的利益誘惑下,羅芳伯會不會再搖身一變,變成其他國家的什麼公侯。
再者說了,讓羅芳伯這傢伙去搞一個公司之類的商號那肯定是沒問題,畢竟能把商號弄成一個小國也算他的本事,但是羅芳伯的水平只怕也就這些,再多就不能指望他——如果羅芳伯的水平足夠高,他也不至於被那些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人給嚇得向大明請求內附了!
而奧斯曼這裡需要的,恰恰就是一個水平足夠高的扛把子,畢竟奧斯曼跟沙鵝、西崑崙、歐羅巴都有接壤的地方,說是四戰之地也不為過,如果手腕不夠強硬、靈活,只怕會被人連皮帶肉的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