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馬哈茂德二世也很清楚穆斯塔法帕夏的能力——既然穆斯塔法帕夏接連用了應該、必須、只能這三個詞語,就說明穆斯塔法帕夏也沒有其他辦法。

這也就意味著,自己這個奧斯曼素丹也沒有其他辦法。

或者說,如果自己有辦法,也就不會召集穆斯塔法帕夏等人來王宮裡面議事了。

想到這裡,馬哈茂德二世也只能強忍著心裡的不爽,堅持走完了議事的流程,接著又單獨留下了穆斯塔法帕夏。

做足了心理準備後,馬哈茂德二世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穆斯塔法帕夏,我準備加大改革的力度,希望能得到你的支援。”

然而讓馬哈茂德二世沒有想到的是,穆斯塔法帕夏並沒有像想象中的那樣兒拒絕自己的提議,反而一臉贊同的點了點頭。

只是在點頭之後,穆斯塔法帕夏卻又斟酌著開口說道:“尊敬的素丹,我一直都是支援您的,但是以奧斯曼現在的局勢來看,您認為改革真的能推行下去嗎?”

馬哈茂德二世陷入了沉默。

維持現狀?還是加大力度?這踏馬是個問題。

奧斯曼帝國的改革史源遠流長,長到早在1718年的時候,穆罕默德三世就掀起了“向法蘭西學習”的改革熱。

但是就跟大清的洋務運動一直都有各種阻礙一樣,奧斯曼的改革同樣也是命運多舛。

穆罕默德三世的改革剛剛開始,還僅僅是成立了一家印刷廠,奧斯曼的禁衛軍就以反對“法蘭西生活方式”為藉口穆罕默德三世。

某位奧斯曼素丹因為不堪忍受禁衛軍這種“鳩佔鵲巢”的玩法,乾脆計劃從尹斯坦布林逃跑到外省,只是還沒逃出尹斯坦布林就被得知訊息的禁衛軍給軟禁,最後用“捏碎那啥玩意”的方式處死了這位倒黴到家的素丹。

據傑森·古德溫在《奧斯曼帝國閒史》中的說法,這種“捏碎兩顆小球的玩法”還不是普通人能夠享受的待遇,而是一種“專門用來處死素丹的方式”。

比較牛逼的是,哪怕素丹的人身安全都籠罩在“捏碎兩顆小球”的恐怖陰雲之下,奧斯曼帝國的一代代素丹們還是前撲後繼的堅持改革,頗有一種雖百死而不悔的氣勢。

等到塞利姆三世上臺這位年輕氣盛的素丹因為感受到亡國滅種的危機,上臺沒兩年就刺刀見紅的提出了軍事改革的大政方針,立志要訓練一支新軍取代只會搞政變的禁衛軍,而連印刷機都無法容忍的禁衛軍當然更加無法容忍塞利姆三世這種想要把自己連根拔起的改革。

於是,禁衛軍直接跟穆斯塔法四世勾搭在一起,以“制定的法令違反教義原則”為理由幹掉了塞利姆三世,直接擁立穆斯塔法四世為新的素丹,直到忠於塞利姆三世的穆斯塔法帕夏率兵回援,擁立了馬哈茂德二世為新的素丹。

也就是說奧斯曼已經接連發生過兩場動盪,穆斯塔法四世叛亂所造成的影響還沒有徹底消除,雖然馬哈茂德二世跟穆斯塔法帕夏已經清洗了大量的傳統派貴族,但是為了維持奧斯曼的穩定,兩人並沒敢徹底清洗禁衛軍。

所以,從理智上來說,馬哈茂德二世也知道不應該加大改革的力度——奧斯曼如今還處於舔舐傷口的階段,能夠繼續推行塞利姆三世定下來的改革就已經不易,如果再加大力度,只怕禁衛軍也會瘋狂反撲,奧斯曼也難免會再一次陷入動盪不安的局面。

但是從感情的角度來說,馬哈茂德二世卻是一時半刻都不想再等。

石油是奧斯曼平民在奧斯曼的土地裡開採出來的,而自己這個奧斯曼素丹卻不能決定石油的價格,反而是購買石油的明國皇帝可以決定石油的價格;

每次去小破鍋參加會議,自己都只能看著明國皇帝坐在最好的位置,享受著最好的服務,而自己這個堂堂的奧斯曼素丹卻只能坐在比較靠後的位置;

明國皇帝不把自己當回事兒就算了,就連跟沙鵝、英格蘭和哈布斯堡家族結盟的時候,他們幾個都很瞧不起自己——儘管喬治三世等人眼中的鄙夷隱藏的很深,但是總有不經意流露出來的一瞬間。

馬哈茂德二世再也不想被人當狗一樣呼來喝去。

沉默了半晌後,馬哈茂德二世才開口說道:“我聽說明國人有句老話,叫做:不破不立,意思是不打破原有的規則,就沒辦法建立起新的規則。”

“奧斯曼已經到了生死關頭,明國人在打我們的主意,歐羅巴那些人其實也在打我們的主意,而那些禁衛軍卻只想著他們手中的權利,那些貴族也根本不在乎奧斯曼的死活——既然都已經這樣兒了,那為什麼不賭一賭呢?”

這回輪到穆斯塔法帕夏陷入沉默了。

穆斯塔法帕夏的心裡也很清楚,奧斯曼現在的局面雖然還能勉力維持下去,可是誰又能保證一直能夠勉力維持下去?

正如馬哈茂德二世所言,奧斯曼確實已經到了生死關頭,不大力推行改革,自己和馬哈茂德二世就只能像表湖匠一樣不斷的修修補補,很難有什麼實質性的改變。

仔細斟酌一番後,穆斯塔法帕夏忽然抬起頭來,望著馬哈默德二世說道:“素丹,明國人好像還有一句老話,叫做驅趕群狼去殺掉老虎——既然明國皇帝就在阿塞爾角附近,那麼阿塞爾角附近就是整個小破球上最安全的地方,無論那些禁衛軍和貴族們想要幹什麼,他們都不可能將手伸到阿塞爾角。”

馬哈茂德二世忽然心中一動,開始計算穆斯塔法帕夏的計劃有幾分可行性。

穆斯塔法帕夏又接著說道:“明國皇帝想要舉行軍事演習,那麼您是一定會受到邀請的,帶領一些禁衛軍隨行護衛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既然依靠新軍沒辦法快速解決禁衛軍,那為什麼不依靠明國皇帝的力量呢?”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