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勁松的心裡卻只有感動。

對於這些老百姓來說,雞鴨魚肉之類的才是好東西,要是跟他們說什麼肉吃多了會膩,這些老百姓能呸你一臉。

只是瞧著桌子上堆的跟小山一樣的雞鴨魚肉,朱勁松也忍不住有些犯愁。

想了想,朱勁松乾脆對趙老漢說道:“老丈,要不然咱們也別在家裡吃了,乾脆把所有的菜都搬到門口去,大家夥兒也都把桌子搬過來,咱們大家夥兒一起吃?”

結果就是蹭飯蹭成了大席,而且這頓大席上的飯菜和桌子板凳碗筷啥的還全都是百姓家的,朱勁松這個發起人就只提供了幾張吃飯的嘴。

反倒是錢聾老狗被饞的夠嗆。

這種大席,什麼樣兒的菜都有,各種各樣的菜香味兒混合到一起不僅不顯得混亂,反而交織成一股特別誘人的香味兒。

哪怕是吃慣了山珍海味的錢聾老狗,也被這股香味兒饞的食指大動。

當然,錢聾老狗也就只能看著這場大席流口水,沒有人會邀請錢聾老狗坐到席上的——這些從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地遷移到直隸的百姓,大多都是當初被趕出直隸的百姓,有幾個不恨錢聾老狗的?

朱勁松倒是不在乎錢聾老狗餓不餓,反正待會兒吃下的殘羹剩飯隨便弄點兒就能讓錢聾老狗吃個飽。

朱勁松在乎的是這一桌子上的飯菜。

除了那些大魚大肉之外,剩下那些被百姓端出來的青菜也都有鹽味兒,也都有油,這才是朱勁松最為重視的。

大魚大肉的可以做假,這些百姓原本準備自己吃的青菜可不會做假,足油足鹽就是足油足鹽,最能體現出百姓生活的真實水平。

這也恰好是朱勁松一路上走走停停,時不時的就要停下來穿城過村的原因。

除了有意抽打錢聾老狗之外,朱勁松還要親眼看看大明百姓的生活。

哪怕有錦衣衛和東輯事廠、天地會乃至於御史臺、都察院好幾方互相交叉監管,朱勁松也不會完全相信紙面上的資料。

大明的官員絕對不會比大清的官員強到哪兒去,都是些欠管教的貨色,朱勁松也從來不指望大明的官老爺們會有多麼高的覺悟。

萬幸的是,朱勁松從來不手軟的態度,多少還是震懾住了一些蠢蠢欲動的官老爺們,貪腐的情況雖然沒能完全杜絕,但是胡亂伸手的情況少了很多,最起碼也不敢再明著伸手。

至於說這一路上會不會全是演戲……

誰要是能忽悠著全天下的百姓都跟著一起演戲而且還能瞞得過朱勁松,那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乾脆也別當了,趁早退位讓賢給錢聾老狗算球。

朱勁松甚至還特意跑了一趟天津,打算從天津的火車站乘車前住順天府。

天津站絕對算得上是個大站,每天足有六趟蒸汽機車需要透過天津站,其中有中原往草原運送蔬菜水果的列車,也有草原往中原運送牛羊的列車,還有需要透過天津港轉運的大量貨物的列車。

朱勁松所要乘坐的天子號專列,還是大明第一組用來專門載人的蒸汽機車。

天子號的速度並不是很快,勉勉強強能夠達到三十公里的時速,而且乘坐體驗也不是很好,別說跟豎起硬幣不倒的高鐵沒辦法比,就算跟八十年代的老綠皮車相比也差了老大一截,從天津到順天府好幾個小時的路程,朱勁松晃了一路,車輪和鐵軌之間的咣噹聲也聽了一路。

錢聾老狗對此大加嘲諷:“這就是你跟朕吹噓的蒸汽機車?御輦不比這東西平穩?果然是山豬吃不了細糠!”

朱勁松當時就被氣笑了。

不平穩?聲音吵?

沒有蒸汽機車,哪兒有後來的內燃機車跟電力機車?沒有了慢如老牛的蒸汽機車,哪兒來的時速四百公里的高鐵?

朱勁松冷笑著說道:“雖然現在的蒸汽機車的速度並不快,也不平穩,聲音也吵,可是隻要朕願意花時間等待,這東西總是能慢慢改進,早晚會有平穩不吵還速度快的那一天。”

“怕就怕,凡事都像你們建虜一樣,把所有的好東西都束之高閣——崇禎八年,畢懋康寫的《軍器圖說》裡就說,夷虜之所最畏於我者,火器也,可是你們建虜倒好,明明撿了那麼大的便宜,入主中原了,卻又因為防漢而搞起了弓馬騎射那一套。”

“你個沙雕就不能好好想想,要是你們建虜重視火器,這一百五十年的時間裡,火器得進步成什麼樣兒?就算朕想起兵造反,又哪兒有那麼容易?”

“沙雕一樣的東西,還有臉說朕山豬吃不了細糠?依朕看來,你們這些建虜才是跟棒子們一樣兒的山豬,這輩子都吃不了細糠!”

錢聾老狗被朱勁松罵得啞口無言,朱勁松卻沒了再跟錢聾老狗玩下去的意思。

逗了一路了,也到了順天府了,錢聾老狗已經沒什麼鳥用了。

不對,也不能說是一點兒用都沒有。

第二百二十六章 嗟!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