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重則不威,不威則人心易亂(第1/2頁)
章節報錯
所有人都知道,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並不是在開玩笑。
所有造反的流程、方法,《大明報紙》還有大明縣學、府學的歷史書、治政書上面都有,書裡甚至還仔細分析了歷史上所有造反成功的方法,失敗的原因,還詳細分析了各朝各代在官府和治政方面的措施與影響。
至於大明的大學,實行的是嚴進嚴出的制度,歷史和治政是必修科目,不認真學習、修不夠績點的學生很難正常畢業,而一旦沒能正常畢業,來年就得重修,重修三次不過就直接會革去大學的學籍,俗稱勸退。
這麼說吧,只要踏踏實實的學習完大明縣學、府學的所有課程再順利畢業,隨便一個府學以上的學生都能把造反這種事情乾的有模有樣,大學那些能夠順利畢業的學生就更不用說了。
但是吧,准許百姓造反的,百姓不造反,不希望老百姓造反的,想要反清復明的反賊層出不窮。
從錢聾五十年的時候,大明正式立國的那天算起,大明各地方上被老百姓捆到京城的貪官出了不少,兩個村子出動上百人械鬥以致於傷亡慘重的情況也不罕見,可是偏偏就沒有一個造反的。
而這一點,恰好也是錢聾老狗想不明白的。
真就沒有一個想當皇帝的?
不可能啊,辣麼多想要反清復明的反賊呢,他們還真就是要反清復明而不是為了自己當皇帝?
明明這姓朱的逆賊都已經把造反的方法都公開了!
朱勁松卻笑著對驚疑不定的錢聾老狗說道:“懂了沒有?朕曾經說過,誰把百姓放在心上,百姓就會把他舉過頭頂,誰要是跟百姓做對,就絕對不會有好的下場!”
錢聾老狗的臉色一陣青了陣白,忽然間卻猛的吐出一口黑血,兩眼一翻,就此昏死過去。
這可把朱勁松給緊張壞了,連忙叫道:“快,趕緊喊大夫過來,可不能讓他這時候死了!”
錢聾老狗哪兒能在這時候死啊,這還沒到京城更沒到菜市口呢,他還沒見著鐵齒銅牙紀曉嵐,他還沒看著十五阿哥顒琰,這麼好出行遊玩的錢聾老狗,怎麼能這麼死在還都京師的路上?
萬幸的是,錢聾老狗的生命力很頑強。
或許是正應了那句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的老話,人家錢聾老狗都沒用等著醫生趕過來,只是簡簡單單的掐了掐人中就醒過來了。
朱勁松這才放下心來,轉而又跟那些老農還有吳滿倉等人一起聊起了家常。
“村裡的娃子們都上社學了吧?社學裡沒收錢吧?朕給戶部、窮酸部那邊下過旨意,要求每個孩子每天都能吃上兩個雞蛋,沒人私下裡剋扣吧?”
“朕想過給孩子們發牛奶,可是有的孩子就受不了這玩意,所以後來也就算了。”
“讀書是好事兒,讀了書的孩子可以做工,可以做官,可以從商,可以當兵,也可以種地,路子可多了,難道你們想讓孩子跟你們一樣當個睜眼瞎,每天都汗珠子摔八瓣,在地裡刨食?”
“朕看誰敢不讓孩子讀書!讓孩子早早的下學幫著家裡幹活?哪個混蛋敢說這種屁話?告訴你們啊,可不敢耽誤了孩子們讀書。”
“從朕帶著老二老三他們造反那天開始,朕就跟他們說過,咱大明別的啥都可以窮,哪怕是朕這個皇帝也能窮,就是不能窮了孩子們讀書的事兒。”
“國庫一年收一萬萬兩銀子,朕捨得拿出來一千萬兩搞教育,為啥?因為孩子才是咱們大明的未來,歸根到底,這大明是朕的,可也是天下人的,是咱們的,未來就是那些孩子的,他們才是大明的未來。”
“這一代的孩子們比蠻子們這一代的孩子強,大明就能比蠻子們強一代,下一代的孩子們也別蠻子們下一代孩子強,大明就能強兩代,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他大清的官兒說讓孩子早早下地是幫家裡解決困難,不讓孩子們讀書學習,是因為他們害怕,他們怕天下的漢人讀了書會趕跑他們,不是真正的為了恁好。”
“可是朕怕什麼?朕不怕,要是天底下的老百姓都要造朕的反,那就說明是朕做的錯了,是大明朝廷做的錯了,這大明亡了也活該。”
“想辦工坊是好事兒,想發財也是好事兒,朕還盼著你們都能發財呢,要是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發了大財,都能過上頓頓有魚有肉的好日子,那朕的日子不是過的更好?朕還不得拿著燕窩漱口啊?”
“朕現在吃啥飯食?嗨,朕這一頓飯四個菜,一個肉的,兩個半葷半肉的,再加上一個素的,還有一個湯,主食跟恁吃的差不多,要不就是饃饃,要不就是麵條,再不就是大米飯什麼的。”
“朕一個人肯定吃不了,都是帶著皇后跟兩個貴妃一起吃,三個人吃四菜一湯,這生活也美哩很。”
“什麼百十個菜啊,誰家皇帝這麼過日子啊,那他孃的不是敗家子嗎,什麼樣兒的家底經得起這麼敗?”
“女娃咋了?女娃不是娃了?恁要是把女娃教好了,那些紡織工坊啥的還不得搶著要啊?不過,朕提前跟你們說好啊,以後可不許給女娃裹腳了,他大清興這個,咱大明可不興這個,別的不說,就說宮裡的宮女,還有皇后和貴妃他們,就沒有一個裹腳的。”
“那肯定還得選秀女啊,朕還年輕,現在還不到三十歲,人家錢聾老狗七十多的時候還選秀女呢,朕怎麼著也得再三十五歲之前選上兩回,可是恁要是給閨女裹了腳,那可就沒有機會了啊。”
悠悠醒來的錢聾老狗就這麼看著朱勁松在那裡吹牛逼,而那些老農就紛紛點頭附和,似乎朱勁松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理,甚至還有的老家誇起了自家的閨女——想當初,錢聾老狗下江南的時候,那些鄉賢士紳們倒是有不少想靠著進獻女兒一朝倖進的,可是普通的農家女那可都是藏的嚴嚴實實。
這就讓錢聾老狗很不爽。
然而隨著時間逐漸到了傍晚,村子裡那些從社學裡放學歸來的孩子,居然也跑到了村口玩耍,不少年齡大的孩子還有模有樣的在那裡聽朱勁松吹牛逼,甚至還有些孩子提出想要看看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