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跟阿道夫商量的差不多了,弗朗茨二世忽然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跟明國聯姻的話,我們是跟他們的皇帝聯姻?還是跟他們的親王聯姻?”

阿道夫自信的說道:“當然是跟明國的皇帝陛下聯姻——您應該是知道的,明國的皇帝陛下有兩個兄弟,而這兩個兄弟都已經各自成為了一個國家的國王,而且離明國很遠。”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要跟明國進行聯姻,最好的選擇當然是明國的皇帝陛下。”

“根據我所瞭解到的訊息來看,明國的皇帝陛下現在也不過是二十多、三十歲左右,還算得上很年輕。”

“而且明國的規矩跟我們歐羅巴是很不一樣的,像我們歐羅巴一般都只有一個妻子,而明國的皇帝卻可以扔有很多個妻子,所以,如果我們哈布斯堡家族能夠跟明國皇帝陛下聯姻的話,也不用擔心哈布斯堡家族的女人只能給明國皇帝做地下的情婦。”

阿道夫說完之後,弗朗茨二世也忍不住點了點頭。

從年紀上來看,明國的皇帝正處於壯年,而且聽說明國的皇帝已經有了好幾個兒子,身體方面是肯定沒問題的,不用擔心哈布斯堡家族的閨女嫁過去之後守活寡。

從國家的角度上來說,明國的國勢正如日中天,整個小破球都以明國為尊,哈布斯堡家族如果真的能跟明國聯姻,倒是哈布斯堡家族高攀了明國。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旦聯姻成功,那麼哈布斯堡家族在歐羅巴的地位就會遠超法蘭西——筆友加盟友的關係,能比得上姻親關係來得牢固?

現在比較讓人鬧心的問題,反而是該選擇哈布斯堡家族的哪個閨女,畢竟是跟明國的皇帝聯姻,出身、相貌和身材方面肯定都得講究一些才行。

正當弗朗茨二世琢磨著該選擇哈布斯堡家族的哪個閨女時,阿道夫又接著說道:“另外,如果我們真的跟明國聯姻成功,那麼我們哈布斯堡家族還必須提前準備好一塊封地送給明國,這也算得上是明國那邊兒的傳統。”

弗朗茨二世極為乾脆的揮了揮手,說道:“將巴伐利亞地區做為封地,無論選擇了哪個哈布斯堡家族的閨女,她都會是巴伐利亞女大公,如果她跟明國皇帝有了兒子,她的兒子甚至可以成為奧地利親王,也必須成為奧地利親王。”

聽到弗朗茨二世這麼一說,反倒是阿道夫感覺有些不會了——如果哈布斯堡家族的哪個閨女跟明國皇帝聯姻成功並且有了兒子,她的兒子再加冕為奧地利親王,那就意味著奧地利王室將會跟明國皇室糾扯到一塊兒!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種情況當然是哈布斯堡家族最為有利的。

但是,明國的皇帝會不會允許自己的兒子加冕為奧地利親王?

根據阿道夫之前從明國所學習到的知識來看,明國皇帝的兒子們一定會被冊封為親王,但是他們的封地一般都會在明國的本土,而不會冊封到明國的本土以外,更何況是遠在歐羅巴的巴伐利亞這麼塊破地方了。

是的,就是塊破地方。

雖說巴伐利亞在整個歐羅巴都能算得上是富饒,可是跟明國本土比起來,巴伐利亞根本就是個鳥不拉屎的窮鄉僻壤!

更別說巴伐利亞的面積本身就不大。

地方小,還窮的跟狗似的,這種破地方哪兒有資格成為明國親王的封地?

可是換一個角度來看,倒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比如說,明國皇帝的大兒子就被冊封為了遼王,封地就是原本屬於沙鵝的東西伯利亞再加上中西伯利亞——跟大明本土比起來,前些年才完全歸屬於明國的東西伯利亞和中西伯利亞也同樣算得上是窮鄉僻壤,而明國皇帝的長子之所以會被冊封為遼王,則是因為明國皇帝有一個妻子是索倫部出身,恰好又離著東西伯利亞那邊兒比較近。

從這個邏輯上來看,倘若哈布斯堡家族的閨女真的能跟明國皇帝聯姻並且生下一個兒子,倒還真有可能會成為巴伐利亞親王?

唯一的問題就在於,這位未來的巴伐利亞親王會不會加冕成為奧地利的親王?

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來,阿道夫乾脆搖了搖腦子,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都甩出了腦海,然後對弗朗茨二世躬身說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希望能夠再去一次明國,並且以留學生的身份前往。”

弗朗茨二世皺眉道:“我記得你是學習美術的?”

待阿道夫點頭之後,弗朗茨二世又接著說道:“雖說你在治政和軍事方面都很有天賦,可是你畢竟是美術生,如果前往明國,你打算學習什麼?難道是學習明國的美術嗎?”

“還有,現在歐羅巴的局勢已經亂成了這個樣子,我和奧地利都還需要你的智慧,如果你去明國留學,那哈布斯堡家族和奧地利又該怎麼辦呢?”

阿道夫躬身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歐羅巴的局勢雖然很亂,但是再怎麼亂,最終的核心終究還是在於我們哈布斯堡家族跟沙鵝的戰爭,同時也是法蘭西、英格蘭跟明國的利益問題,歸根到底,終究還是明國的利益問題。”

“所以,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其實就是怎麼樣才能讓哈布斯堡家族的利益跟明國的利益變得一致。”

弗朗茨二世皺眉道:“那你呢?你到了明國準備學習些什麼?”

阿道夫躬身道:“我準備學習明國的軍事,正如我剛才提出的快速突襲沙鵝的都城,這就是我在明國學到的——但是您絕對想象不到,我是怎麼學會這個理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