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路易十六離開了之後,朱勁松忍不住微微嘆了一聲。

從一開始雄心勃勃的準備幹掉奧斯曼,把整個小破球的油桶都握在大明的手裡,再到如今不得不改為設立租界區,朱勁松的心裡就像被十萬只羊駝踐踏過一樣凌亂。

計劃永遠沒有變化快。

任誰也沒有想到,喬治三世這傢伙會主動把天竺轉讓給大明。

更沒有人能想到,路易十六居然會把路易斯安那也賣給大明。

如果再拿下奧斯曼,那麼大明所擁有的領土面積將會前所未有的巨大,而為了有效的佔據這些地盤,大明又得向這些地盤上面遷移百姓——想要達到在效佔據的效果,遷移的百姓數量不說一個億,起碼也得個幾千萬吧?

然而問題的關鍵之處在於大明現在的人口密度本身就處於地廣人稀狀態,如果再向這些地盤遷移幾千萬百姓,結果就是大明本土的人口密度進一步下降,但是這些新佔據地盤上面的人口密度也高不到哪兒去。

接著還會有一大堆的連鎖反應。

軍隊要不要駐紮過去?如果駐軍,駐多少?是減少大明本土的軍隊數量,還是招募新的軍隊?如果減少大明本土的軍隊數量,會不會給大明本土的安全帶來風險?如果招募新的軍隊,大明現有的百姓數量能不能負擔起忽然多出來的幾十萬軍隊?戶部的財政規劃是不是要調整?工部的工程規劃是不是也要調整?

等等亂七八糟的問題加在一起,就使得朱勁松不得不暫停針對奧斯曼的軍事計劃。

也正是因為如此,朱勁松才會搞出了租界的玩法,並且打著替路易十六他們出氣的口號——路易十六他們會覺得跟著大明這個老大哥混能撈到好處,而大明也同樣不會損失半分錢的利益。

當然,這裡面也未必就沒有朱勁松的一些私心,畢竟當初在中原堂口搞出來租界的那些國家裡面,就包括了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的幾個國家。八壹中文網

至於奧斯曼……

朱勁松有時候都忍不住吐槽——錢聾老狗這貨明顯不應該找路易十六當筆友,而是應該找奧斯曼的素丹,塞利姆三世當筆友才對。

奧斯曼存在於14世紀初到20世紀初,跨越明清兩個朝代600多年,領土面積最大時期達到了550萬平方公里,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當初也是小破球上的強國之一。

可惜的是,奧斯曼跟大清真就是一對難兄難弟——

大清是成梁孝子背主自立,奧斯曼則是從蒙古第三次西征時被蒙古打敗的羅姆蘇丹國中分裂出來的;

大清當初被成化皇帝犁庭掃穴險些亡族滅種,奧斯曼也曾被跛子帖木兒打到差點兒滅國,要不是跛子帖木兒腦袋一抽瘋就打算去跟大明死磕,只怕奧斯曼也早就唱了涼涼;

大清被稱之為東亞病夫,奧奧斯曼則是赫赫有名的歐羅巴病夫;

大清被列強們揍到割地賠款,奧斯曼也被列強們揍到肢解;

大清在涼涼之前曾經搞過洋務運動,奧斯曼在走下坡路的時候也曾經搞過一次歐羅巴運動,奧斯曼素丹塞利姆三世為整個國家設計了一攬子改革方案,包括外交、教育、稅收、以及地方管理等都全面向歐羅巴看齊;

大清的洋務運動沒能成功,奧斯曼的歐羅巴運動也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為了恢復昔日的地位與風采,以素丹為首的奧斯曼朝堂首先想到的就是軍事改革,但是問題恰恰出在軍事改革上。

保守派想回到古老的奧斯曼軍事傳統,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重振奧斯曼帝國的雄風,中間派則只希望學習歐羅巴的軍事技術,其他方面不用改革,而塞利姆三世則希望進行徹底的改革,他認為目前的軍隊已經沒有改革的價值了,需要另起爐灶。

其實就跟大清搞洋務運動會影響到八旗老爺們的利益一樣,奧斯曼素丹塞利姆三世要搞歐羅巴運動也同樣影響到了奧斯曼舊有貴族以及禁衛軍的利益。

正所謂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所以塞利姆三世的歐羅巴運動也宣告失敗。

當然,奧斯曼也並不完全跟大清一樣廢物。

眾所周知,大清的十二個明君聖主那完全就是包衣阿哈們硬吹出來的,實際上卻是代代割地賠款的小辣雞,晚期打不過列強也就算了,問題是早期都特麼打不過緬甸,甚至能被泥泊爾這麼個蕞爾小國騎臉輸出並且駐軍烏思藏。

跟大清比起來,奧斯曼的君主可就大大的不一樣了。

從第四任奧斯曼素丹巴耶濟德一世開始,奧斯曼的素丹們就會在登基之後立即幹掉自己所有的兄弟以防止他們謀朝篡位,到了1444年,大明正統九年,第七任奧斯曼素丹穆拉德二世將登基後幹掉自己親兄弟姐妹的事情固定成為法律,命名為“弒親法”。

穆拉德二世的理由是:“我的任何一個兒子,由真主選為素丹,他為了更好的世界秩序而殺死他的兄弟們,都是恰當的。若想成為奧斯曼君主,必然要勵精圖治,武德充沛,對敵人殘忍無情,帶領自己的臣民走向富強與繁榮,深知國家生存的重要性。而那些軟弱無能的酒囊飯袋,根本無法掌控巨大的權力與國家的未來,唯有血腥的殺戮才能將他們淘汰。”

穆拉德二世可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真正的做到了身體力行——在確定好了繼承人之後,穆拉德二世真的就把他幾十個兒子,包括女兒都全部殺死。

此後,這條法律記載在《穆罕默德二世的法律書》中,而後面的素丹也都以此為根據,在自己登基後將兄弟們全部殺死。

當然了,“弒親法”是有問題的——素丹們也是有好多老婆的,老婆一多,生出來的兒子也就多,然而素丹的位置卻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