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先下手為強!(第1/2頁)
章節報錯
柳府管家更加驚駭:“老爺三思啊,老奴賤命一條,死了也就死了,可要是老爺您也葬身火海了,又怎麼知道那昏君會怎麼辦?”
被柳府管家這麼一說,柳大善人不禁瞪了管家一眼,恨鐵不成鋼的訓斥道:“你是自小跟著老爺我一塊兒長大的,又怎麼能看不明白這點事兒?”
“送錢老爺、李老爺和張老爺他們上路是真的,可是咱們葬身火海這事兒又豈能真這麼辦?你不惜命,老爺我還惜命呢!”
柳管家訕笑著說道:“畢竟涉及到了老爺,老奴這不也是關心則亂嘛——那老奴回頭就安排安排?”
柳大善人嗯了一聲,吩咐道:“不是回頭安排,是馬上就去安排,無論是大少爺和二少爺他們出海的事兒,還是送那三個老爺上路,包括咱們葬身火海這事兒,都得馬上安排。”
待管家躬身應下來之後,柳大善人又接著吩咐道:“對了,你家的兩個兒子,如今也不小了吧?回頭讓他們跟著大少爺和二少爺一起出海吧。”
管家躬身道:“是,老奴多謝老爺恩典。”
柳大善人這才嗯了一聲,吩咐道:“行了,去吧。”
只是等管家回到了自己家的院子,把事情跟兩個兒子說了之後,兩個兒子卻不樂意了,小兒子仗著得寵,更是直接了當的開懟:“憑什麼?憑什麼咱們家就得世世代代給他柳家當奴才?”
“眼下這些破事兒可都是他柳家自己折騰出來的,現在柳家準備出海跑路,憑什麼還得帶上咱們家?”
“爹,我看您老人家也是老湖塗了,您也不想想,那奧斯曼跟那個什麼神聖羅馬帝國能靠的住嗎?”
“就憑他柳家一直以來的作派,要說他們把神聖羅馬帝國跟奧斯曼都玩廢了還差不多,你還指望他們能把神聖羅馬帝國跟奧斯曼扶植起來,達到能跟大明抗衡的地步?”
大兒子也跟著說道:“沒錯,咱們現在留在大明,哪怕官府出手清算咱們,那也得按照大明律的規矩來,而眼下這些破事兒都是柳家自己折騰的,咱們家只是傳個話兒跑個腿兒,怎麼著都罪不至死。”
“可要是跑到了奧斯曼跟神聖羅馬帝國,那就等於是主動放棄了大明的戶籍——咱們且不說那些蠻子們搶破了頭也想弄到的大明戶籍有多珍貴,咱就說沒有了大明戶籍,您覺得大明還會按照大明律來處置咱們?”
“真要是到了那般地步,等待咱們家的可就是滅門之禍呀,徹徹底底的滅門!”
管家臉上的神色陰晴不定,直到過了好半晌後才長嘆一聲道:“為父也知道老爺做的不對,可是柳家……柳家待咱家不薄!”
“從老太爺開始,咱們家就一直跟著柳家,你們兩個之所以能讀書識字,也是多虧了柳家老太爺點頭,倘若咱們這時候棄柳家而去,豈不是成了忘恩負義的小人?”
說到這裡,管家又咬了咬牙,說道:“為父想著,這一次你們把大公子和二公子都送出海,把他們兩個都安頓好,也算是盡了主僕之宜,以後哪怕咱們再回大明來投桉自首呢?”
管家的二兒子忽然開口問道:“主僕之誼?若是我沒記錯的話,爺爺他老人家當年還曾經說過,咱們家原本也是有地的,只是遇到了災年,這才把地賣給了柳家。”
管家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正是柳家當年買下了咱們家的地,才讓你爺爺他們勉強活了下來。”
二兒子卻呵的冷笑一聲,說道:“歷朝歷代,凡是遇到了災年,官府都會賑濟百姓,怎麼到了他大清的時候就不賑濟百姓了?”
“兒子最近在城裡的書館當中看了些書,也翻了些縣誌,您猜我發現了些什麼?”
不等管家回答,二兒子便自顧自的說道:“咱家遇到的那個災年,建夷朝廷原本也撥了些銀兩用來賑濟百姓,只是從國庫出來之時便被漂沒了五成,等到了省裡之後又漂沒了兩成,府裡再漂沒一成,等經過了縣裡之後,最近真正用來賑災的就只有區區的半成不到。”
“原本還能用來購買糙米,勉強能讓百姓活下去的賑災銀子,到後來竟然連糙米都買不起,甚至連摻麩子的錢都嫌勉強,最後就只能往麩子裡面摻沙子。”
“恰好,那一年,柳家的家產忽然就多了起來,又勢趁收了許多土地,這才從一個鄉下的土財主搖身一變,成了十里八鄉聞名的大善人。”
管家臉色一變,喝問道:“你從哪兒知道的這些!”
管家的二兒子呵的冷笑一聲,說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柳家自以為做的神不知鬼不覺,卻不想在縣誌裡留下了蛛絲馬跡。”
“倘若現在依舊是大清的江山倒也罷了,畢竟常人是看不到縣誌這東西的,可是現在是大明的江山,縣誌這東西就擺在書館裡,任誰想看都能看的到!”
“到這個時候,您老人家還認為柳家對咱們家有恩?”
管家一屁股癱坐在椅子上,嘴裡喃喃的道:“不可能,不可能,柳家一向良善,咱們家也是多虧了柳家,要不然,只怕你們的太祖父和祖父早就餓死了,你在胡說,胡說……”
管家的二兒子哼了一聲,卻也不跟管家辯駁,反而又自顧自的說道:“還有,我等原本是漢家子,是建夷入關之後才被迫剃了頭髮,換了衣衫,不知有多少漢家子心心念唸的想要反清復明,唯獨他柳家死心踏地的跟著建夷混,甚至不惜把自家女兒送給建夷玩弄。”
“可是,父親莫不是沒有聽說過大同,濟南,廣州,四川,江陰,揚州……嘉定?”
一連串的地名,從管家的二兒子嘴裡說了出來:“整個大同,最後只剩下五個活口,整個四川被屠戮一空,這等血仇,縱然咱們這般升斗小民不記得了,可是他柳家也不記得了?”
管家頓時大怒,喝道:“一派胡言!四川是張獻忠所屠,跟大清又有什麼關係?”
管家二兒子道:“好,既然父親願意相信四川是張獻忠所屠,那兒子倒是想要問問您老人家,張獻忠在四川屠了多少人?”
管家道:“六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