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朱勁松現在總算是深刻的理解了這些成語的意思——打江山確實容易,可是面對整個大明上上下下各種亂七八糟的問題,朱勁松確實也體會到了治江山的不易。

像丁口不足這種問題就根本沒辦法解決,只能依靠時間來讓人口慢慢增長,增長到一定程度時還得想辦法抑制過高的增長率,人為的讓人口增速降下來,以免產生資源不足的情況。

《控衛在此》

或許有人會說,資源不足就放開膽子去搶,這樣兒不權能解決資源不足的問題,同時還能透過戰爭來完成對現有人口的消耗,簡直就是一舉兩得。

然而這種理論真就僅僅只是理論上可行——任何一場國家層面上的戰爭,都絕不是說打就能打的。

尤其是對於現在的大明朝廷來說,打仗其實很是一件很划不來的事情。

表面上來看,打仗就必然能夠開疆擴土,讓大明擁有足夠多的資源儲備,即便將來面對人口數量暴發的問題也能從容應對。

可是實際上,打仗之前的兵力調動,後勤調動,戰爭動員,打完仗之後的戰後處置、撫卹、重建,等等方方面面幾乎全是花錢的地方。

而整個國家的財富和資源是定量的,只要發生戰爭,就意味著有一部分資源和財富被消耗掉。

國家一直在往前發展,總體的資源財富一直在增長?

是,這個理論也沒有錯,甚至還能在財富不足的時候透過債券的形式來解決掉一部分缺口。

可是國家也需要完成各種各樣的建設,無論是各地的河道疏浚、橋樑道路的建設修繕、各級學堂的建設,方方面面可都是需要資源和錢財的。

打仗,就意味著人從其他地方的資源和財富當中佔用掉一部分。

這就涉及到了戰爭潛力的概念。

比如說大清。

當年大清還沒有徹底敗家的時候,整個小破球上的其他國家也沒人敢小瞧大清,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巴達維亞那邊搞點兒什麼慘桉都還得小心翼翼的,生怕因此而觸怒了大清。

然而最終的事實證明,大清只是個徒有其表的小辣雞,面對當時的英格蘭之流的歐羅巴國家就跟一個虛腫的胖子面對幾個渾身肌肉的瘦子一樣。

前者的體型確實挺唬人,但是身上的肉都很虛,反倒不如那些看上去瘦小,但是卻渾身肌肉的歐羅巴國家。

甚至還不如矮矬子們。

這就是兩者之間戰爭潛力的差距了——當其他的國家都在推進工業化程序,而大清卻選擇了閉關鎖國的時候,這兩者之間的戰爭潛力就差了無數倍。

足夠多的人口數量是戰爭潛力的一種,但是戰爭潛力又不僅僅只是人口數量的問題。

也正是因為認識到這一點,所以朱勁松最近才會反常的消停了下來,不僅沒有再四處用兵,反而還把目光再一次對準了大明的內部。

當然,挑動整個歐羅巴的各個國家去開片,這屬於摟草打兔子,有棗沒棗都順手打上兩杆子,成功了就好處多多,失敗了也不會對大明造成什麼壞的影響。

再一次沉默了半晌之後,朱勁松才曲起手指敲了敲桌子,沉聲道:“丁口數量不足的問題暫且放到一邊,咱們現在還是說說其他的問題。”

曾誠毫不猶豫的開口說道:“啟奏陛下,臣以為現在最需要先解決掉的,就是五小工業以及其他各種工坊存在大量重複建設的問題。”

被曾誠這麼一說,朱勁松頓時感覺自己腦門子上的筋在蹦躂——五小工業指的是小鋼鐵、小煤礦、小機械、小水泥、小化肥這五種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