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的那些矮矬子們到底是真的不怕死還是因為腦子不太正常,對於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來說都沒有什麼區別,反正註定是要拿去當炮灰使用的存在,弄到奧斯曼還是其他地方消耗都無所謂。

朱勁松笑呵呵的說道:“倭國其國雖小,其民卻不少,以那麼小的一片土地,供養那麼多的矮矬子,地力方面終究有所不逮,倭國百姓也正是因此而生計維艱。”

“倘若有一部分倭奴在奧斯曼或者其他地方為明國征戰,那麼倭國就可以空出來一大片的土地,再加上各種高產糧食的存在,原本想必倭國百姓的生活也可以變得更好一些。”

曾誠心道您老人家可真是能替倭國百姓考慮——先死上一大批,空出來的土地自然就多了,所謂糧食變得高產,恐怕是您老人家要把倭國徹底變成一個糧食基地吧?

朱勁松又接著說道:“最關鍵的是,有了那些矮矬子們,想必也足以收拾英、荷東印度公司在天竺那邊兒弄出來的爛攤子了。”

……

大明駐九州島總督劉養性的心情很不好。

要說大明駐九州島總督這個職位吧,其實也說不上是位高權重,頂大了天也就是跟布政使平級,可是那些布政使大老們過的什麼日子?劉養性這個九州島總督又過得什麼日子?

布政使司的地盤比之九州島要大了許多倍,相應的問題也要多了許多倍,吏部四格八法的考核也因此而變得更加嚴格,更別說還有巡查御史衙門和錦衣衛、東廠都在盯著那些布政使級別的大老們。

尤其是像蘭芳布政使和舊港布政使這樣兒的海外布政使,那更是要處處小心,說一句如履薄冰也不為過。

反倒是九州島這邊兒,地方不大,權利不小,各種亂七八糟的破事兒還少,劉養性這個總督在倭國的地位其實就跟太上皇差不多,小日子那叫一個舒坦。

可是光日子過得舒坦可不行。

身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志向、有良心的大明駐九州島總督,劉養性認為倭國百姓們活實在是太苦,讓人看著都不忍心。

來到九州島的大明百姓以商人居多,就算不是商人的那些也都是有一技之長,想要賺錢實在是太過於容易,而賺錢容易的後果就是大明百姓的生活都比較不錯,被扔掉的東西也就多了起來。

比如說牛肉罐頭,反正草原那邊兒的牛肉並不值錢,弄成罐頭之後也說不上有多值錢,隨便哪個大明百姓都能吃的起。

問題是大明百姓吃的起,並不意味著其他國家的百姓也能吃的起。

尤其是倭國這邊兒的矮矬子們。

所以就出現了讓劉養性心酸的一幕——矮矬子們特別喜歡撿那些被大明百姓扔掉的罐頭盒子。

矮矬子們把罐頭盒子撿回家,用裡面殘存的湯汁熬上一鍋亂七八糟的菜和飯湖,這就是頂好的飯菜了,如果裡面再有幾塊大明百姓因為不喜歡吃而扔掉的肥肉,那就更是過年都吃不上的好東西了。

那些矮矬子們甚至還創造出來一個極其風雅的名詞,叫做九州牡丹鍋。

這玩意真要是放在大明,可能也就跟大明百姓拿來餵豬的東西差不多。

至於真正的牛肉罐頭或者豬肉罐頭、午餐肉之類的東西……德川家齊能吃的起,兼仁天王也能吃的起,幕府那些有頭有臉的大老們也能吃的起,只是倭國的普通矮矬子們吃不起。

這就讓劉養性很是心疼那些矮矬子們,甚至有了在倭國辦個罐頭工坊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