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復漢唐故土(第1/2頁)
章節報錯
受到朱勁松的傳召,曾誠等一眾大佬們不敢怠慢,很快就趕到了臨時行宮外的一片空地上。
剛剛離去沒多久,還沒等回到戶部衙門就再一次被召喚回來的劉懷文更是忍不住暗自吐槽:不見你著急送彩禮,添麻煩倒是添的很積極!
朱勁松直接指著身前的那幾個小瓶子,開門見山的說道:“這裡面裝的,是皇家學院從石油當中蒸餾出來的幾種油,每種油之間的品性不同,有的易燃,有的易爆,還有的極難點燃但是特別耐燒。”
讓人大概演示了一遍後,朱勁松又指著梁修修德送來的一大塊瀝青說道:“這是朕剛剛讓去皇家學院拿來的,是石油蒸餾之後剩下的殘渣,用來鋪路最好不過。”
工部尚書宋玉成咦了一聲,走到瀝青跟前後先是用手摸了摸,接著又用腳踩了踩,說道:“別的方面不太好說,但是踩上去確實比石板或者水泥的更舒服一些。”
說到這裡,宋玉成又將目光投向了劉懷文:“如果這東西是石油提煉後的殘渣,那就談不上什麼成本不成本的問題,你們國庫可是能省下一大筆錢了。”
劉懷文原本還對瀝青不甚在意,在聽到宋玉成的話後卻是直接走到了瀝青跟前,一邊仔細打量一邊向宋玉成問道:“這東西真能用來鋪路?”
宋玉成道:“不確定,但是可以讓人試一試,而且陛下都這麼說了,想來應該是沒問題的。”
劉懷文點了點頭,低頭琢磨一番後卻又搖了搖頭,說道:“如果能用來修路,那這東西確實是好東西,可惜,咱大明的石油太少,根本不可能把這東西用來鋪路。”
朱勁松也跟著點了點頭,說道:“朕聞,此物深埋地底,採空了也就空了,屬於不可再生之物。”
石油到底是不是可再生資源,這事兒不太好說,反正有說石油是可再生資源的,也有說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的,真真假假的訊息一大堆,朱勁松也不知道該信誰的。
關鍵是朱勁松也不需要知道這玩意到底是不是可再生的,他只需要知道大明缺少這東西,而某些地方又有很多這東西就行了。
再說了,就算大明現在不缺石油,朱勁松也沒打算放過石油。
石油的衍生品有什麼?
各種標號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絲襪,潤滑劑,這些亂七八糟的玩意都是透過提煉石油弄出來的。
換句話說,蒸汽機的出現開啟了工業革命的開端,而石油工業尤其是石油提煉技術的進步,卻主導甚至可以說推動了整個工業革命的進行和發展。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明現在的提煉技術有些糙,浪費掉的石油會多一些。
雖說朱勁松不在乎那點兒浪費,大明也不在乎,可是既然都用到浪費這個詞了,那自然就得可著別人家的先來,大明自身的那點兒石油儲備,還是留著等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再說吧。
而在聽到大明的石油儲備不足,石油又不可再生的訊息之後,曾誠就忍不詮摸了摸越來越稀少的頭髮,嘆了一聲道:“惟嘆我大明地雖廣,物卻稀,上天待我中原何其薄也~”
朱勁松就這麼瞧著曾誠,心裡暗暗吐槽:你頭髮少,跟老天爺對待中原堂薄不薄的,有什麼必然的關係嗎?
還要點兒臉嗎!?
就在朱勁松暗自吐槽時,曾誠卻又接著說道:“臣聞西域之地此物極多——臣以為,我大明當復唐、元故士!”
右軍都督府扛把子耿銳也跟著說道:“臣,附議!”
工部尚書宋玉成:“臣,附議!”
隨著一個又一個文武大臣站出來表示附議,朱勁松終於確定了,曾誠這傢伙就是個不要臉的,整個大明朝堂上的文武大臣都被他給帶壞了!
幸好,禮部尚書孟繁志不像曾誠那麼不要臉。
不屑的瞥了曾誠等人一眼後,孟繁志躬身拜道:“啟奏陛下,建虜橫行中原百五十年有餘,狼心狗行之事比比皆是,倒行逆施之舉天怒人怨。”
“雖然奴酋錢聾老狗束手就擒,然則錢聾老狗第十五子愛新覺羅·顒琰卻佔據了廓爾喀等地,又陷廓爾喀百姓於水火,此誠廓爾喀存亡之秋也。”
“廓爾喀者,地處西域,自漢至唐乃至於蒙元,一直都是我中原屬國,陛下乃中原天子,萬民君父,臣請陛下上體天心,下順民意,盡起大軍以征討建虜殘部餘孽,解廓爾喀萬民於倒懸。”
朱勁松終於絕望了——從咱們這位禮部尚書的名字就能看出來,此人乃是亞聖孟子之後,生得也是一副濃眉大眼的模樣,想不到居然也是個跟曾誠一樣的貨色!
真不要臉!呸!
朱勁松在心中先呸為敬之後,又點頭應道:“我大明上承宋、元,自然要收回故土,斷不允一寸土地失於蠻夷之手。”
嗯,承認大元朝廷是中原正朔,也算是大明皇帝和大明諸公的傳統技能了。
比如說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朱重八幹了蒙元之後,在登基詔書上公開承認蒙元是中原正朔,又在朝堂上直接堂而皇之的稱蒙元為偽元,其後的歷代皇帝也大多都是這個鳥樣兒,表面上都承認蒙元是中原正朔,實際上卻是一口一個偽元的叫著。
要說朱重八和老朱家的這些皇帝們不是因為蒙元地盤的法理性,只怕是狗都不信!
舉個例子,因為老朱承認蒙元也算是中原正朔,所以橫壓西域及其以西地盤的帖木兒汗國就變成了大明的藩屬國,以進貢為名的來華使臣次數不少於78次,同時明朝派使臣訪問帖木兒王朝的次數最少也有20來次。
自洪熙元年至宣德十年,這十年的時間裡,帖木兒王朝曾先後二十一次派遣使團來大明朝貢,貢品主要是當地的土特產,包括駱駝、馬匹、玉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