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還是要臉的(第2/2頁)
章節報錯
琢磨了好半晌後,曾誠才皺著眉頭說道:“要不然,讓柯首領手下的人手辛苦一趟?”
柯志明用傻看子一樣的目光看著曾誠,嘲諷道:“曾府臺這是把錦衣衛當成了永樂年間的錦衣衛?”
“要是永樂年間的錦衣衛,陛下說要他們三更死,這世上就沒人能留他們到五更。”
“問題是現在的錦衣衛並不是永樂年間的錦衣衛,十四個千戶所的編制還沒能補全呢,對於南洋諸藩的滲透也並不到位。”
“事實上,柯某也試圖派人去南洋諸藩聯絡那些殘存的錦衣衛,但是真正能聯絡上的,已經是百不存一,要是再晚上幾年,估計就一個都聯絡不上了。”
柯志明嘆了口氣,搖了搖頭之後又接著說道:“還有,等到訊息傳過來的時候,緬甸國主孟雲以及暹羅國主昭披耶卻克里已經從其國內動身,估計等錦衣衛得到命令,他們已經進入了大明境內——如果沒什麼意外的話,估計再有一個來月的時間,他們就能到濟南府了。”
被柯志明這麼一說,曾誠頓時也感覺有些麻爪。
要是孟雲和昭披耶卻克里還在緬甸和暹羅境內,錦衣衛動手幹掉兩人也就幹掉了,大不了事後隨便栽髒到山賊的頭上,反正都是藩邦小國,有幾夥山賊是很合理的事情,對吧?
問題是絕對不能在大明境內幹掉他們,畢竟是藩邦小國的國主,又是打著慶賀朱勁松登基的旗號跑來認爹,這要是死在了大明境內,史書上面可就不太好說了——別看大清怎麼亂改史書亂潑髒水都沒事兒,但是大明朝廷卻是絕對不允許出現這種事情。
大清可以不要臉,但是大明還是要臉的。
就在曾誠等一眾大佬頭疼的時候,朱勁松也很頭疼。
二十來歲的皇帝,忽然要多出來幾個幾十歲的兒子……這踏馬哪兒是頭疼啊,這簡直就是蛋疼了好嗎!
……
離的大明越近,孟雲和昭披耶卻克里就越加的心驚。
自古以來,中原堂口對於周邊的影響就是方方面面的,從軍事到政治再到民生、經濟、文化,基本上都是由中原堂口外往擴散。
當然,這其中也不排除中原堂口會主動吸收外來的好東西,並且把這些東西都變成了中原堂口自古以來的東西。
比如龜茲的音樂,比如西域的舞蹈,又比如嗩吶。
有幾個人知道嗩吶這種傳統民族樂器原本是起源於波斯的?
關鍵是龜茲、西域和波斯也從來沒有提出過反對意見。
現在也是一樣。
原本大清還算強盛的時候,除了豬尾巴以外,大清的衣著款式以及文化正開始慢慢往緬甸、交趾、暹羅等地擴散,現在大清涼了,這些地方的猴子們又開始學起了大明的衣著以及文化。
越是靠近大明的地方,這些東西就體現的越明顯。
而當孟雲和昭披耶卻克里等人正式踏上了大明的國土之後,一眾南洋諸侯才徹底認識到了大明和大清到底有什麼不同。
緬甸國主孟雲臉色鐵青:“晚了啊,晚了,韃清誤我!若早知道大明是這般模樣,寡人該早早的給聖人奉表稱臣,如今……”
暹羅國主的臉色也同樣不好看,只不過緬甸國主是自己感嘆,而昭披耶卻克里卻是把脾氣發到了一眾隨從的身上:“你們這些廢物!若是早早的打探到大明的情況,寡人不就早早的上表稱臣?如今可倒好,我暹羅數百年基業,眼看著就要葬送在寡人的手上!”
直到把一眾隨從官員都罵的抬不起頭來,暹羅國主昭披耶卻克里又吩咐道:“來人,準備一下,寡人要去拜訪緬甸國主。”
等到了緬甸國主孟雲後,昭披耶卻克里就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現在的大明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明,此次覲見,只怕……”
孟雲也皺著眉頭說道:“我知道,秦王殿下率兵進攻交趾,估計交趾會徹底廢藩,現在怕就怕咱們倆家也會落得一樣兒的下場。”
等昭披耶卻克里點了點頭之後,孟雲又接著說道:“現在,咱們就只能寄希望於大明皇帝,看他還要不要點兒臉面了。”
聽是聽到大明皇帝這四個字後,昭披耶卻克里卻心中一動,笑著說道:“應該會吧?無論如何,大明畢竟是天朝上國。”
打了個哈哈後,昭披耶卻克里又像是想起了什麼事情一般,說道:“對了,我忽然想起來還有點事兒要處理,就先回去了,等我處理完了再來找你。”
等到昭披耶卻克里離去之後,孟雲的臉色頓時就黑成了鍋底一般。
因為孟雲已經想明白了昭披耶卻克里臉色大變的原因——昭披耶卻克里過來找自己,是因為大明皇帝這四個字,而昭披耶卻克里匆匆離去,同樣也是因為大明皇帝這四個字!
順治十八年,清軍攻入雲南,朱由榔逃到緬甸曼德勒,後來吳三桂攻入緬甸,當時的緬甸國王又將其獻與吳三桂,最終使得永曆帝在昆明被吳三桂絞死。
昭披耶卻克里也肯定是想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匆匆忙忙的離去!
問題是這一點對於孟雲來說幾乎無解。
再怎麼狡辯,都更改不了緬甸國王曾經把永曆帝交給吳三桂的事實——身為大明的外藩,把大明皇帝交給吳三桂,這本身就是背叛!
孟雲一屁股癱坐在椅子上,嘴裡喃喃的嘟囔道:“完了,完了,之前沒有想到這點,如今卻成了我緬甸的催命符,卻不知那大明皇帝到底要如何炮製我緬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