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人口不夠用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要論到做皇帝,開局一個碗的老朱絕對稱得上是皇帝當中的天花板,別說康麻子跟錢聾這種不入流的小辣雞,就連大名鼎鼎的李二鳳也得對老朱說一聲佩服。
義務教育牛逼吧?老朱搞過,而且連校服、請假、學分制度都搞出來了。
五十五個VIP制度牛逼吧?老朱不僅搞過,而且還是反著搞的——比如懂的都懂的不能走在道路中間、只允許穿豬皮靴子、又比如說諸族禁自相嫁娶。
“凡蒙古、色目人,聽與中國人為婚姻,務要兩相情願,不許本類自相嫁娶,違者杖八十,男女入官為奴。其中國人不願與諸回、欽察為婚姻者,聽從本類自相嫁娶,不在禁限。”
這種操作,才是真正的融合,而不是給幾個小數加V。
但是吧,興許是刑部的小吏在照抄《大明律》的時候走神了,又或許是朱勁松拿到的《大明律》是被錢聾老狗刪改過的,總之就是最後一句“其中……不在禁限”這句話不見了。
對於這種情況,朱勁松能怎麼辦?當然是選擇涼攔咯,難不成要重修一遍《大明律》?
然而《大明律》讓很多人都不滿意。
眾所周知,朱勁松向來是個十分民主的皇帝,做事之前都會尊重百姓的意見——比如朱勁松剛剛登基的那一年,也就是民間據說的“聖皇元年”,大明朝廷曾經進行過一次人口普查與登記。
按照朱勁松的要求,大明各地方的官府都在登記之時詢問了百姓的意見:“是否承認自己是大明百姓?要不要把民族改成漢?”
一切都是自願,絕對不存在什麼強迫不強迫的,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大明百姓的可以限期離開,而願意承認自己是大明百姓也都很願意把民族那一欄改成漢,畢竟涉及到了讀書、從軍、入仕、稅率等等一大堆的問題。
很民主,對吧?
但是你讓甘肅田五怎麼想?讓人家挑筋衚衕的藍帽諸回,也就是一賜樂業人怎麼想?
你朱皇帝這不是欺人太甚麼!
至於說什麼有一賜樂業人做過錦衣衛,還因舉報周王朱橚謀反有功而被成祖皇帝賜了“趙”姓,挑筋衚衕的一賜樂業人則是表示不知道,不可能。
而且他們還想享受除了從軍以外的一切福利待遇,比如說分地、分宅基地、子女免費進入社學讀書、跟大明商人相同的稅率、同樣的做官資格等等,而且還不願意離開挑筋衚衕,理由就是“祖居之地”。
當然,非要讓他們離開也行,那就是朱勁松或者大明朝廷必須安排船隻,送他們回到真正的祖地。
對於這種情況,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也很無奈。
人家不願意,朱勁松也不可能強求,而大明的國庫又十分空虛,劉懷文這個財政系統的扛把子還時不時的堵著行宮大門要錢買貓呢,哪兒來的錢安排船隻送他們迴歸一賜樂業?
無奈之下,朱勁松也只能把這事兒交待給了中軍都督府和右軍都督府去辦,以便於加快大明修建道路的速度。
(這部分不細寫了,理解萬歲)
……
大明亂七八糟的破事兒挺多,多到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都感覺鬧心,甚至有一種按下葫蘆起來瓢的感覺。
小書亭
那些傻缺書生的問題剛解決,禁自相嫁娶這邊就出了問題,等到解決了自相嫁娶的問題,順便把甘肅也收回之後,交趾那邊兒又出了新的問題。
先是白子期打著“奉黎維祁還朝”的旗號舉兵進入安南,接著朱勁松又派人跟白子期勾搭上了,表示只要白子期能夠平定交趾,等到恰當的時候讓黎維祁暴斃,名正言順的讓安南除國,朱勁松就冊封白子期為安樂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