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朝鮮對於我韃清來說絕對算得上是不孝子,但是那些心懷大明,時時刻刻都準備反清復明的是朝鮮其他的君王,跟我李祘有什麼關係?

我朝鮮正祖大王可是一片真心向韃清的,雖然在表面上仍舊強調尊周思明、春秋大義,但是我李祘對你乾隆皇帝的評價可不低啊。

“自是一代英雄”,“比康熙尤盛焉”,甚至還派出來“燕行使”前往韃清的京城吸收學習我韃清的文化和制度,從而在我朝鮮創立了北學。

我李祘都做到這個程度了,你乾隆皇帝卻派兵來打我朝鮮?

關鍵吧,朝鮮還真就比我韃清還爛。

儘管我韃清在朱勁松的眼裡就是個還不比上大琉球的廢物,但是人家韃清好歹有過入主中原的記錄,祖上也算是闊過,但是朝鮮的祖上闊過嗎?

沒有。

當年也算是強盛一時的高句麗跟朝鮮其實沒有沒有半毛錢的關係,朝鮮的祖上不僅從來沒闊過,反倒是被人打成狗的時候有很多,朝鮮第十四代君主、朝鮮宣祖大王、河城君李昖甚至跑到了鴨綠江邊,打算賴在大明混日子。

就算是大明涼了之後的歷代朝鮮國王都“矢志復明”,但是都停留在整軍備戰的階段,從來都沒有付諸於行動。

朱勁松甚至都懷疑朝鮮所謂的“矢志復明”,完全就是為了吸引那些心向大明的人才。

當然,朝鮮這回算是玩砸了,因為我韃清正是用“心懷怨望”、“謀逆”的罪名出兵朝鮮。

黃帝紀元4484年,朱勁松登基稱帝的第四年,錢聾五十四年。

當皮埃爾等一眾法蘭西貴族剛剛到達濟南,我韃清的軍隊就成功雄起,雄糾糾氣昂昂的打起了比我韃清更爛的朝鮮,一個月,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我韃清的軍隊就把戰線推進到了平壤。

直到這個時候,李祘這個牆頭草才想起來還有一個大明皇帝可以依賴,然後急不可奈的派遣使者來大明求援。

然而朱勁松並不是很在乎朝鮮的死活。

你朝鮮是我大明的臣子嗎?

不是吧?

你朝鮮不僅不是我大明的臣子,而且還跟安南一樣,都是受的韃清冊封,都是我韃清的孝子賢孫,理論上來說,你們還是我大明的敵人。

也別說什麼你朝鮮一直都是“矢志復明”,如果真“矢志復明”,那朕登基的時候你朝鮮在哪裡?可有賀表奉上?

所以,在接見了李祘派來的使者之後,朱勁松直接就懟了回去:“爾朝鮮非我大明之臣,朕亦非汝朝鮮之君,貴使還是請回吧。”

之前怎麼懟的阮福映派來的使臣,現在就是怎麼懟的李祘派來的使臣。

不同的是,對於交趾那邊,因為暫時還無力南顧,所以朱勁松還派人聯絡了白子期,讓白子期先扶植黎朝的黎維祁為安南國王,準備等時機差不多了再讓黎維祁暴斃,而對於朝鮮,朱勁松卻是連絲毫的機會都沒給。

搞外藩制度,哪兒有搞直接統治來得過癮。

像交趾那裡,大明畢竟有過直接統治,而朝鮮從一開始就是大明的外藩,又一直暗戳戳的叫喚著反清復明,若是不趁著現在這個機會直接收回朝鮮,以後就不好名正言順的對朝鮮用兵了。

所以,別說他李祘現在只是遣使奉表求援,就算他李祘自己來了大明,抱著朱勁松的大腿喊親爹,朱勁松也不會出兵朝鮮去懟我韃清。

我韃清還有大用呢。

這下子,朝鮮的正祖大王可就難受了。

剛想死心塌地的認我韃清當親爹,結果親爹打過來了。

等自己想起來還有個以前的親爹可以依靠,結果以前的親爹也不管自己了。

朝鮮直接就落得個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的下場。

打?打不過。

投降?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當然,朝鮮那邊跟我韃清的一堆破事兒,跟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並沒有什麼關係,朱勁松現在也顧不上那邊的爛攤子。

朱勁松更為看中的還是法蘭西——跟整個歐羅巴比起來,無論是土地面積還是財富問題又或者是勞工數量,朝鮮都不佔優勢。

有鮑魚可以吃,誰還吃生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