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朱勁松很生氣(第1/2頁)
章節報錯
沒錯,就是佩服。
從其他人的角度看來,錢聾老狗能夠做出把天下八旗營和鐵桿莊稼都收縮回直隸的決定,肯定是錢聾老狗的腦子壞掉了。
畢竟,現在的局面雖然很不利用我韃清,但是也還沒到每個州府都出現叛軍的情況。
而錢聾老狗的這個決定,卻會大大的加快這個程序。
如果說我韃清現在的局面有如重車下坡,那麼錢聾老狗的這個決定無疑會讓這輛重車的速度再加快幾分。
可是,再換一個角度看呢?
我韃清入關之時,八旗的戰鬥力還沒有徹底廢掉,而彼時的天下人又都以為八旗大明引進來打擊狗成子的,等到發現了建奴的真面目時,吳三桂那幾個狗東西又當起了帶路黨。
所以,在八旗本身還有一定戰鬥力的情況下,我韃清倒還能勉強站穩腳跟。
而現在的局面,跟我韃清入關之時已經有很大不同。
首先就是我韃清八旗的丁口數量就擺在那裡,每個省駐防的八旗兵通常只有幾千人的規模,再分佈到幾個州府駐地之後,往往一個八旗營就只有幾百人。
其次就是自打入關之後,我韃清八旗的戰鬥力就成指數形式下降,到錢聾年間已經廢的令人不忍直視,根本就指望不上。
如果單純的只是八旗營廢了也沒什麼,可他孃的綠營也跟著廢,甚至達到了臨陣脫逃、投降的地步,也指望不上了。
現在,連我韃清最為倚重的索倫營都跟朱逆攪和到一塊,天下處處烽煙已經成了必然的現實。
在這種情況下,我韃清再將八旗分佈在各地還有什麼用處?
憑著那些人數本來就不多而且只會提籠架鳥的八旗子弟去鎮壓天下?
只怕他們連擅長投降送裝備的綠營都鎮壓不住。
如果不把這些八旗兵丁和鐵桿莊稼們撤回直隸,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是韃清慢慢覆來,這些八旗兵和鐵桿莊稼們被各地的叛軍清算。
畢竟,我韃清入關之後都幹了些什麼事兒,錢聾老狗自己的心裡也一清二楚。
想必錢聾老狗也正是因為這幾個原因,才會把各地的八旗兵丁和鐵桿莊稼們都召回直隸,並且把直隸的泥堪漢人全都趕出直隸。
既然我韃清的根都已經爛透了,那就全都割了重新種。
畢竟都撿來的地,全扔了也不用心疼。
扔了地,反而能坐山觀虎鬥。
別忘了,中原堂口這片土地每次動盪,都會像養蠱一樣冒出來很多草頭王,這些草頭王會玩了命的互相攻擊互相吞噬,直到剩下最後一個真命天子,天下才會再一次安定下來。
可是,翻一翻史書就不難發現,每當到了決出新的真命天子的時候,就會同時出現軍隊最強,天下也最為疲弊的情況。
如果錢聾老狗能在諸多草頭王們互相攻擊吞噬的時候專心練兵,苦練內功,等到諸多草頭王們決出真命天子的時候再捲土重來,那我韃清倒也不是沒有再次坐穩江山的機會。
哪怕是朱勁松這個時時刻刻都想剁了錢聾老狗的反賊頭子,也不得不承認錢聾老狗這招斷尾求生確實玩的不錯,而且也確實給朱勁松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別的不說,就說那些被錢聾老狗趕出直隸的漢人吧,錢聾老狗可能給他們路費、糧食和安家銀子之類的嗎?
很明顯,別說錢聾老狗的國庫裡現在沒多少錢,就算錢聾老狗的國庫裡的錢多到花不完,他也絕對不會給那些漢人一文錢,更不會給他們一粒糧食,恰恰相反,錢聾老狗絕對會在他們離開直隸之前再搜刮一波。
整個直隸,近千萬失去了房子、土地、糧食、錢財的百姓,他們能往哪兒去?
往北是蒙古,往東是遼東,錢聾老狗會讓他們往蒙古和遼東去?
所以,這些漢人就只能往山西或者山東,而在山西和山東之中,朱勁松這個天字號的反賊頭子先是搞什麼農會,接著又是給百姓分地,還免農賦農稅,這些百姓會怎麼選?
或者說,錢聾老狗和韃子朝廷會希望這些百姓往哪裡逃?
那可是近千萬的百姓,這麼多人忽然湧入山東,這對於整個孟良崮體系來說都是一場很嚴峻的考驗,稍微出一點兒錯,可能就是一場動亂。
比較操蛋的是,朱勁松現在不可能直接揮師直隸。
且不說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擴張,整個孟良崮造反集團的人力資源已經十分緊張,就算是有足夠的人手,朱勁松現在也沒有那麼多的火器儲備了。
打直隸,跟之前在山東一個府一個府的打不同,打直隸不光要面對整個韃清的瘋狂反撲,直隸以北那些心向韃清的蒙古八旗也能迅速南下支援韃清。
說白了就是想打,但是打不起,現在的局面也沒到魚死網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