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塵埃落定(第1/3頁)
章節報錯
...
正如江寧所料,當城內謠言四起之時,一些大的世家果斷開始出手囤糧,但是手中握有糧草的那些散戶卻大多數都保持了觀望。
糧價一天天的被抬高,百姓的哀怨聲也愈發的大了起來,其中也不乏有些惡意挑起事端的好事者,慫恿著百姓公然對抗官府, 罷工、鬧事、打架、鬥毆......
江寧不可能放過他們,這樣做的後果也自然不言而喻,鬧事者大多數也只是杖責了事,但是對待那些“別有用心”之人,江寧可一點都沒有手軟,西市菜市口的地上, 幾乎就沒有一天是乾淨的!
為了確保江陵城不出亂子,江寧又撥了一萬大軍,用來維護整個城池的穩定,如此鐵血手段,也使得這些人有些投鼠忌器,行事也開始顧忌起來。
又過了幾天,當百姓發現,各處商鋪不僅沒有缺米,甚至米價還有所下降時,那些怨聲載道的哀嚎聲、咒罵聲自然也就銷聲匿跡了。
但是那些世家卻並不以為意,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只當這是糧價的波動,殊不知,江寧就是等著這一刻!
在謠言四起的一開始,他並不能選擇出手。很簡單的道理,若是江寧此時出手,難免會落得被百姓裹挾的名頭;不僅如此,出手過早,就不能讓那些世家完全入轂,那他苦心謀劃這麼多天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等到事態平息, 百姓安定,那些世家必然也已經進入了圈套,此時出手,正是可以一網打盡的時候。
當糧價被抬到二十五萬錢一石的時候,江寧果斷開始介入了。
源源不斷的糧草以官府的名義開始售賣,江陵的糧價一降再降,僅僅兩天,已經降到了二十萬錢一石的價格。
有些世家見機不妙,選擇直接拋售,及時止損;但是也有一些世家,認為這不過是江寧的垂死掙扎,他們甚至選擇從兗州、揚州、徐州等等各地的本家中調集重金,立志務必拿下荊州的這一塊蛋糕。
理想是很美好的,但是現實卻很殘酷!
江寧用源源不斷的糧草狠狠的抽了這些世家一道耳光,當這些世家感到不對的時候已經晚了!
糧價現如今已經被壓到了十萬錢每石,幾乎趕上了一個月之前的糧價了,按照這個趨勢,糧價估計還會下跌!
這下子那些囤積著大量糧草世家就心慌了,他們調集了重金,不僅收購百姓的糧草, 就連官府賣出的糧食,他們也在瘋狂抄底,但是結果現在卻發現,自己錢財花了這麼多,但是官府的糧食卻多的他們根本收購不完!
總不能把這些糧食都爛到手裡吧!
所以有一些世家開始扛不住了,他把自家的糧食全都賣了出去,十萬錢一石,相比於之前的糧價,還是有的賺的,若是再低下去,那就真的要虧本了。
人都是自私的,商人尤其如此,當有一個人這樣想的時候,江寧的目的就達到了。
當賣糧的閘口一開,就再也收不住了,幾乎所有的世家商人都開始了拋售,越是這種情況,江甯越是沒有放鬆,不僅降低了糧價,甚至還把今年剛剛徵收的糧草拿了出來,用來打壓這些世家。
那些世家也頗為無奈,總不能讓自己的那些糧食爛到倉庫裡吧,他們囤積的糧草很多都是江寧故意放給他們的,所以囤積的大多數都是陳糧,而江寧去售賣的,很多都是新糧,甚至是沒有脫殼的穀物,兩者一對比,百姓自然知道去哪購買。
既然質量上比不過,那隻能打價格戰了,世家只好把價格一降再降,你賣十萬錢一石,我賣八萬還不行嗎?
兩者對比之下,世家賣出的糧食雖然陳舊,但是勝在價格低,這個戰亂時代,有的吃就不錯了,還計較那麼多幹什麼,也就無所謂糧食好與不好了。
百姓一尋思之下,瘋狂湧入世家的糧鋪,如此一來,那些世家囤積的糧食倒是賣出了一部分,可惜好景不長,江寧又下令降低了價格,六萬錢一石!
這下子那些世家瞬間慌了,再也沒了當初的那股囤積糧草的囂張勁,相反,他們此刻惶惶不安,時刻關注著官府的動靜,糧價...可不能再降了,再降下去,就真的要賠了啊!
當六萬錢一石的價格穩定了兩天之後,世家們的心才放了下來,他們紛紛猜測,這個價格大概就是江寧的底線了,再低下去,恐怕他都要賠本。
殊不知,這也只是江寧的障眼法,等到那些世家心神剛定之際,江寧大筆一揮,四萬錢一石!
不僅如此,趁著這個機會,江寧還悄悄派人用府庫的錢分批次分時間的從正在售糧的其他世家手裡收購了一些,雖然價格比市價要貴,不過相比於之前,已經便宜了幾乎一倍!
這下子,不僅欠貝家的錢都給還清了,甚至還有些結餘!
糧價穩定到這個地步,江寧也就放心了,雖然不可能像戰前那樣五千錢一石,但是隻要每石糧食的價格穩定在五萬錢以內,至少百姓還能有個活路...
這場無聲的商業戰最終還是落下了帷幕。
當地世家雖然無償把糧食借給江寧用來壓低糧價,但是總歸在糧食上還是有所損耗,為了補償當地世家,江寧適時把自己荊州商會的新政策給推了出來,如此一來,之前還對江寧有所微詞的某些商家幾乎再也沒了抱怨的聲音。
至於江寧,此番他借用了當地世家的糧食壓低了價格,再轉手從其他世家那低價購進了一批糧草,並且補全了虧空,一進一出,幾乎毫髮無損,甚至還小賺一筆。
整個江陵城,若說虧損,恐怕就只有那些被矇在鼓裡的其他世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