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載舟,水者覆舟。”

民為國之本,百姓才是構成天下穩定的基石,別人或許不清楚,作為穿越來的江寧, 心裡是相當清楚的,所以對於民生這一塊,江寧從來就沒有忽視過。

不過江寧現在倒是沒有心情去參與到這些政事中,眼下陪自己夫人才是最重要的!

自他回到江陵已經五天了,在此期間,凡是來找他的文武百官, 全都被他給推了!

在這五天裡, 江寧一直在陪著孫尚香,不管是逛集市, 抑或是出門野炊,都沒有任何人來打擾。

總而言之,他們渡過了一段相當美好的二人時光。

陳三被打的事情也有了結果,雖然江寧對於此事並沒有過問,但是蘇家家主卻不敢就這樣算了,出事的第三天,蘇家家主親自把蘇昂綁了,帶他來到了江府,登門告罪!

然而那個時候,江寧帶著孫尚香、小喬、鄧艾、魏延等人一起出門野炊,所以江寧也並沒有見到二人,他也是回來之後才知道這個情況。

不過對於此事,江寧並沒有在意,蘇家家主左右不過向自己表明一個態度罷了,現在既然已經做出了這樣的姿態, 江寧也並不打算繼續深究。

在這幾日裡,糧價愈發高升。對於糧食來說,幾乎一天一個價, 現在的江陵,每石糧食至少需要五萬錢,暴漲了近十倍!

不僅如此,江陵城內的暴力事件也時有發生,城衛軍雖然每天都在巡邏,但是卻並沒有起太大作用,前腳城衛軍剛走,後腳就有人發生衝突,幾乎屢禁不止!

在江寧回來的第六天,江陵的百官就再也撐不住了,事情亂的一團糟,他們不得不派馬良、費禕作為代表來到江府,請江寧出面平息事態。

諸葛亮沒走之前,大事小事皆經其手,倒是沒出太大亂子。但是自他走後,許多事情卻並沒有一個人敢於拍板作出決定,朝堂之上, 幾乎每天都在吵吵鬧鬧。

上首坐著的劉琦也只是個提線木偶, 他只會在那坐著, 乾瞪眼看著下面這些文武百官爭吵, 這就導致了一整天下來,幾乎什麼事情都沒法得到解決,這些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就拿抑制糧價來說,有人建議開倉放糧,藉助官府的力量把糧價給壓下去;但此時就有人提出了反對,江陵的糧草必須優先保障前線作戰所用,現在若是對百姓開倉放糧,若是前線戰事吃緊,又要如何調配糧草?

或許這些人裡面有一部分人是真心想要做些實事,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卻想在這裡面渾水摸魚,攪渾整個江陵的水後,好藉此從中攫取利益!

......

這一日,朝堂之上氛圍和往日有所不同。

整個朝堂之上爭吵之宣告顯變少,許多之前沒有討論清楚的政令,在今天也進行的相當快,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塞。

只是因為有那個人的存在......

江寧...來了!

在家中修養了六天的江寧,今日終於來到朝堂之上,他此刻站在劉琦的下首,目光炯炯的看著下面分列左右的文武百官,朗聲道:“諸位...”

當江寧的聲音一出,所有人的目光也都聚集在他的身上。

“曹操攻城數月,而今已然退去,江陵城百廢俱興,眼下正是需要各位的時候。師兄大才,江陵城大小事務皆可調停,但是寧卻不善政事,而今主公和師兄皆不在江陵,所以還希望各位在這期間能夠齊心協力,助寧治理好江陵,諸位若有何事情,也儘可暢所欲言!”

有了江寧坐鎮,很明顯朝堂之上無謂的爭吵減少了許多,的確,江寧是不懂政事,但是他懂殺人!

若是這些人還像之前那樣胡攪蠻纏,江寧的刀可不會跟你糾結!

“啟稟軍師!”只見費禕從百官之中站了出來,他也正是諸葛亮離開江陵後將朝政託付的大臣之一。

他沒有過多廢話,直入主題的說道:“江陵城內人心浮動,更有地痞、惡霸欺壓良善,豪紳仗勢欺人,還望軍師早做決斷!”

江寧皺了皺眉,這件事他也有所耳聞,既然費禕在朝堂之上提了出來,那麼其嚴重程度恐怕還要更甚!

戰爭之後,有這樣的情況並不稀奇,這時候就看當權者如何應對了。

江寧抱了抱拳,開口道:“不知費大人覺得此事應當如何處置?”

費禕想了想,開口道:“以禕看來,此事易解。其一,地痞鬧事者,取罪魁首杖責,情節嚴重者視情況或監禁,或充軍,或斬首。其二,實行連坐制,五家為伍,十家為什。一人鬧事,一戶連坐;一戶鬧事,一伍連坐;一伍鬧事,一什連坐。其三...”

聽著費禕一條條羅列,江寧也不住的點頭,不得不說,自家師兄的眼光確實不錯,費禕的處置相當得體。

然而就在這時,又有一人站了出來,開口道:“此法...良以為不妥!”

看到有人對自己的建言提出反對,費禕也轉過頭去看向出言之人,此人正是馬謖胞兄——馬良,馬季常!

“嗯?!季常有何見教?”

只見馬良施施然行了一禮,繼續說道:“此法雖好,但有些太過嚴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