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僵持的戰局,要破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
老實說,對於投石車而言,諸葛亮並不擔心,他所擔心的,不過是藉助投石車掩護之後曹軍的衝鋒罷了。
若是一個不慎,就有可能被曹軍攻上城牆,到時候若是讓其站穩腳跟, 擴大優勢,再想把他們打下去就很難了。
實際上,諸葛亮對於曹操的這樣安排並不敢苟同,既然投石車已經加以了改良,那就該在第一波攻城的時候就拿上來,藉助兵力、士氣的優勢,或許真的有可能打下江陵!
但是戰鬥已經持續了整整一天, 這時候再把投石車拉上來, 所能起到的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
不過他也能理解曹操為何會選擇這樣做。
江陵城幾乎可以是和襄陽媲美的重城,光是填平護城河,曹操都花費了一整天,付出了一萬多人的傷亡才勉強做到。
若是一開始,曹操為了能夠少死些人去快速填平護城河,選擇用投石車作為掩護,那麼後續再拉出來投石車就起不到出奇制勝的作用。
而至於江寧為何這樣用?
他能炸開城牆,曹操能嗎?
不能!
所以曹操只能選擇藉著夜色掩護,持續不斷的給江陵城施壓,在那之後再把精進版霹靂車拿出來,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而且,對於江陵城內守軍來說,投石車他們再熟悉不過了,所以對於曹操拉上戰場的投石車總歸是有些輕敵的。
這也正是曹操所要的結果!
這個時候拿出來,也正符合他“殺手鐧”的作用!
總而言之,不管怎麼選擇,總歸都是有其道理, 主帥不同,所做出的決定自然也不同。
......
戰場之上
雖然有著諸葛亮的提前預警, 眾人躲過了絕大多數從天而降的巨石,但是仍有相當一部分的守城將士,好巧不巧的被巨石給砸中。
而被砸中的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戰爭是殘酷的,不會給任何人重來的機會,剛剛還在自己身邊談笑風生的兄弟袍澤,轉瞬就化作巨石下的一灘肉泥,對於守軍來說,這種精神上的衝擊無疑是巨大的。
不僅如此,當“巨石雨”剛剛停下,曹軍立刻就進行了衝鋒,兩者時間銜接的相當緊密,守城的益州軍甚至連一口氣都沒緩過來,就必須得拿起武器準備戰鬥。
死亡本就是戰場的主旋律,在攻城、守城中體現的尤為明顯。
戰鬥已經持續了整整一個月,守城的將士們換了一茬又一茬,攻城的曹軍也早已經不再是當初的那個面孔。
周倉和馬良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帶著牢裡的死囚上了城牆,這些死囚本就逃生無望,若是沒有諸葛亮這則命令,他們接下來的命運要麼就是做苦役到死,要麼直接就白來這世間一遭,所以能夠有機會光明正大的立足於世,他們倒是頗為積極。
但是不管怎樣,這些人終究還是在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情況下就披上了甲冑,拿起了長刀、盾牌。
而這樣導致的結果也是及其慘烈的。
藉助守城之利的情況下,這些死囚也要幾乎兩到三個人才能換掉曹軍的一個正卒,幸虧他們都是些不要命的亡命之徒,有著一腔血勇,同伴的死對他們並沒有太多的影響,士氣方面倒是並沒有太過於受損。
然而能夠打退曹軍兩到三波進攻,還能能夠活著去諸葛亮那領獎賞的死囚,幾乎百不存一。
這樣的人,反而不願意就這樣去登記造冊做一個良民,他們甚至主動提出來繼續在戰場上殺敵立功。
原因...其實很簡單!
對於這些亡命之徒,讓他們殺人可以,你讓他們放下手中的刀去耕地種菜?
簡直是痴心妄想!
相比於每天苦哈哈的揮著鋤頭,眼下他們每一次打退敵人,都能得到不小的獎勵;不僅如此,若是運氣好些,他們極有可能搖身一變就成為了漢朝的軍官,這種機會簡直可遇而不可求!
看到下面跪著的一排請戰的死囚,諸葛亮嘴角漏出了一抹微笑,這正是他想要得到的結果!
當然,也並非所有人都是這樣想的,總有一部分死囚有著別樣的心思,他們拿了獎賞之後,並不打算繼續上城牆賣命,而是領了冊子,入了戶籍,成為了一個良民。
至於他們是否悔過...
那就不是諸葛亮該管的事情了,若是自己給了機會,這些人還作奸犯科的話...
諸葛亮的眼裡漏出了一絲兇狠...
姑且不提這些死囚,在這一個月裡,江陵城內,幾乎每個士兵都不止一次的上過城牆,江陵城內守城的四萬士兵,就剩下了一萬多正卒,而剩下兩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