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關羽的一線生機(第1/3頁)
章節報錯
...
“主公,他們開始攻城了!”
“我看見了...”
孫權站在船頭上,看著不遠處的上昶城,眼神中漏出一絲凝重。
曹仁果真按照昨日他所說的那樣,首先帶兵向關羽發起了衝鋒,對於缺少大型攻城器械,兵力匱乏的曹軍來說,如此...無異於用自己的性命去消耗漢軍的兵力!
曹軍真的有這麼好心嗎?
孫權此時也疑惑了,若說曹軍沒有什麼陰謀,他是不相信的!
但是直到現在,他都沒有想明白曹軍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就在他愣神思考的檔口,身後有一個勸諫的聲音傳來。
“主公...曹軍已經快傷亡過半,我們要不要...”
“嗯?”
聽到這話,孫權皺了皺眉,扭過頭看向了發聲之人,然而當看到勸諫的人的相貌時,一時間他想發火的心思也熄了下去。
站在孫權身後那人,正是從事中郎嚴畯。
之所以孫權對嚴畯如此寬容,倒不是說他和孫權有什麼別樣的關係,而是他本身便性格忠厚,待人以誠,這也正是他獲得孫權器重和信任的原因。
當橫江將軍魯肅死後,孫權原本打算讓嚴畯接替其位的,不過這人倒是有著自知之明,他深知自己的能力絕對不足以對抗荊州的江寧和北面的曹魏,於是堅決不接受這個任命,正是有了這一茬,遠在東吳的呂蒙才得以接替魯肅的位置。
由此便可以看出,嚴畯在孫權心中的分量其實是相當重的,也就是他開的口勸諫孫權,換作其他人,恐怕早就遭到孫權的斥責了。
“曼才啊...當初權任你為大都督,你百般推諉,聲稱自己乃是一介書生,不諳軍事,但是現在卻對戰局分析的如此精準,這倒是讓權有些對你刮目相看了!”
孫權這話,看似是在褒揚嚴畯,實際上乃是暗戳戳點他,只不過言語並沒有那麼重罷了。
翻譯過來就是——當初我讓你當大都督,總領全軍,你跟我說你不懂軍事,所以不願意做。
既然你這樣說了,那我也只能同意。
然而你既然當初不願意掌權,那麼現在就不要在這給我大放厥詞!
嚴畯也不是傻子,他自然能夠聽出來孫權的話外之意,臉上也漏出了一抹羞色,而後便訕訕的抱拳退下了。
見嚴畯出馬都未曾建功,孫權身後的武將也不由得扼腕嘆息,現在幾乎所有人都能看的出來,此時正是和曹仁聯手擊殺關羽的最佳時刻,但是自家主公就是看不出來。
相反,孫權現在正在兀自得意,自己只要按兵不動的時間多上一刻,關羽和曹仁手下計程車兵消耗就多上一分,像他這樣坐山觀虎鬥,豈不樂哉?
至於答應給曹仁的糧草?
他在乎嗎?
......
時間一點點的流失,戰局也愈發焦灼,城牆下已經堆滿了曹軍和漢軍的屍體,上昶城畢竟此時還未被重視,只不過是一個小城罷了,所以城牆並沒有太高。
這也導致了攻城的曹軍幾乎不怎麼需要藉助雲梯,直接踩著同僚和敵軍的屍體便可直接攻進城內;而城牆上的漢軍雖然疲憊,但作為關羽手下的精兵,這些人哪怕雙手已經快沒了知覺,依舊在機械的拉弓、搭箭、鬆手......
此時...雙方都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兩軍陣前,曹仁雙眼通紅的看著上昶城,恨恨的看著自己手下的將士一個個被城內的漢軍擊落,而後回過頭去,看向了自己的副將,用他那沙啞的嗓音嘶吼著問道:“孫權這廝,還沒出兵嗎?”
只見一個滿臉血汙的將官抹了一把臉上的血水,而後抱拳道:“稟將軍,孫權已經帶著大軍來到了大江之上,但是...但是似乎並沒有出兵的跡象...”
“這豎子...”聽到手下的彙報,曹仁此刻內心幾乎完全被憤怒給佔據了,以至於他嘴唇被自己咬破了都沒有發覺,不過那僅存的理智讓他並沒有喪失清醒,他吐了一口血沫,繼續問道:“我軍還有多少人馬?”
“不...不到兩千...”
“就剩下這些了啊...”曹仁閉上了眼睛,內心懊悔、自責、痛恨、傷感...這些情感不住的交織在一起,最後化為了一抹堅毅。
“鳴金收兵!我們撤!”
“將軍,真的要撤?城中也沒剩下多少人了,讓末將帶兵再衝一次吧!”
看著請戰的副將,曹仁擺了擺手,開口道:“不能再打了,再打下去我們這些人恐怕都回不去了,要知道,自攻城開始,關羽並沒有露面啊...所以仁敢斷定,上昶城中必然還有著一戰之力!”
“而東吳...他們更加不可信!孫權這廝的心思,仁也能猜到幾分,無非想當那個漁翁罷了,不過正是因為如此,才更顯得可恨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