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法正所擔憂的,當龐統把高沛從白水關逼走的那一刻開始,整個天下的局勢就徹底開始混亂了起來。

建安十二年六月,當江寧得知龐統計策之後,沒有絲毫猶豫,果斷選擇帶領麾下荊州兵包圍了襄陽,藉助投石車之力,甚至幾度將要攻下這座堅城。

而曹操見勢不妙,連忙派遣手下大將徐晃帶領五千精兵前去支援襄陽,倒不是他曹操不願意多派兵馬,實在是...他抽不出人手了!

不過對於守住襄陽來說,五千士兵其實也足夠了,能夠看出來,有了徐晃的支援,江寧對於襄陽城的攻勢明顯收斂了許多。

不過江寧雖然沒有選擇繼續攻打襄陽,但是同樣他也沒有選擇離開,而是在距離襄陽南岸五十里處紮下了營,他和徐晃等人加起來大概數萬兵馬,就在襄陽外陷入了僵持。

而這結果,也正是江寧希望看到的,因為龐統行動的意外提前,此刻江寧能夠牽制住曹操的一部分兵力已經相當不錯了!

不僅僅是襄陽開啟了戰事,就連一直在休養生息的東吳,眼下也和曹操有了矛盾。

就在江寧帶兵剛從江陵出發不久,曹操就派人前去江東索要于禁和長子曹昂,然而不同於往日,此時他卻得知到一個噩耗——自家長子已經身死在東吳!

曹昂到底還是沒有挺太久!

不過能夠撐到現在才死,也足以見得東吳其實並沒有太過苛待他。

然而雖然東吳極力的在掩蓋這個事實,但是終究紙還是包不住火,曹昂的身死還是傳到了曹操的耳朵裡。

當曹操得知這個訊息時悲痛不已,當即下令就要帶兵前去攻打江東,幸虧手下謀士力勸,才讓他打消了這個主意。

不過曹軍和東吳之間的摩擦也愈來愈大,出於謹慎,魯肅將這段時間訓練的新兵運往了長江沿線,一是為了練兵,二也是為了防止曹操狗急跳牆,不管不顧江寧和漢中這邊的壓力,帶兵跑來攻打東吳。

這也不是不可能,想想徐州,曹操為了給父親報仇,居然屠了半個城!

所以...防患於未然總是沒錯的!

而對於東吳來說,他們趁著曹操和江寧這段時間的爭鬥,剛把內部那些山賊平定,後方才剛剛穩固,就被迫參與到這亂成一鍋粥的天下之爭中,魯肅的內心,屬實是不願意的。

而東吳之所以能這麼快平定叛亂,有一個人卻是做出相當大的貢獻,那人便是——陸遜!

應該說,陸遜不愧是陸遜!

當他被派去剿滅這些山賊時,也不過只有區區幾千兵馬,不過陸遜的軍事才能,卻是在圍剿山賊中得到充足的體現。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吳郡、會稽、丹陽得知周瑜身死,趁機作亂,欺壓百姓,勾結官府,為惡一方。

很明顯,陸遜帶去的兵馬較少,敵我懸殊。但陸遜採用多插旌旗牙幢、分佈鼓角、夜裡派人潛入山谷,吹號擊鼓等疑兵之計,很快就擊破了山賊武裝。

不僅如此,他還勒令各山區越族居民遷徙到平原地區,編入戶籍,種田納賦,從中挑選強壯者從軍。

雖然眼下仍然有零星山賊作亂,不過對於整個東吳來說,卻是已經在數月時間裡就穩定了整個後方!

不然魯肅也沒法在短時間內湊足如此多的新兵,這裡面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陸遜所提供的,他把這些青壯給送到前線以供魯肅驅使,也因此功被封為定威校尉。

和東吳相對比之下,曹操這邊壓力就很大了,除了剛和江寧在荊州一仗損失了接近四萬兵馬,收服雍、涼二州,亦損失了數萬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