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或許就是諸葛亮這次佈局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因為...江寧的成長太迅速了!

常人用數年、數十年才能做到的,他只用了短短几年就可以做到,甚至做的更好!

從一開始的青稚到現在的穩重,他的改變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甚至於此次大敗歸來,諸葛亮都能明顯感覺到,雖然江寧十分憤怒,但是他並沒有被憤怒衝昏頭腦。

三年前,江寧居然會對黃家那群小子們起了念頭。

相比於之前,眼下的江寧,在憤怒的背後,蘊藏著的是理智和冷靜。

單看自己拒絕自家這個小師弟的出兵的請求之後,他二話沒說,轉身就回屋等待。

可見他並沒有迷失在怒火之中!

而且,當士元聽到江夏遇襲的時候,也同樣一臉慌張。

要知道,士元可是早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謀劃!

而自家這個師弟卻提前於龐統想到了這一茬。

不得不說,自家這個師弟的心性...愈發成熟了起來!

疑惑既然已經解開了,江寧也就沒了繼續留在諸葛亮這的必要,向諸葛亮一告退,兩人就回到了各自的府邸。

而諸葛亮和江寧等待許久的時機,終於...來了!

這些天裡,曹操和馬超之間的鬥爭可謂是一波三折。

曹操先是派遣一路兵馬繞過潼關,一直繞到馬超的西邊埋伏。

而他自己卻率領一隊人馬渡過渭水,準備從馬超軍隊的北面發起進攻,西邊的徐晃和朱靈、北面的自己,還有南面的曹仁,三面軍隊一起向馬超發起進攻,來圍剿他。

而馬超同樣見招拆招,趁曹操軍隊渡河渡到一半時發起攻擊。

最後趁曹軍立寨未穩之時攻打,始終不讓曹軍站穩腳跟,曹操的計策也因此並未收到明顯效果。

然而,曹操的這個安排,誤打誤撞,還真的讓他起到了應有的效果。

事實上,真正有作用的,是在西邊埋伏的徐晃和朱靈!

當馬超得知曹操在西邊部署了軍隊,自己已經腹背受敵,瞬間就亂了方寸,開始與曹操議和。

而曹操又與賈詡一起想出來反間計,使馬超與韓遂反目。

馬超與韓遂起了內訌,兩人的軍隊打在一起,曹操於是趁勢就來夾攻。

馬超大敗而走,從此一蹶不振!

而為了徹底掃平西涼諸軍和叛亂諸羌,曹操又派遣夏侯淵作為主將,帶著張郃、張既等三、四萬精銳曹軍出陳倉、過略陽、戰興國、斬韓遂、降高平屠各。

進而圍枹罕,擒“河首平漢王”宋建,又派張郃“平河關,渡河入小湟中”,河西諸羌盡降,隴右全部平定。

此次出戰,夏侯淵所督諸軍狂飆猛進、追亡逐北,所用的全部時間不足十個月,行程達到一千五百多公里。

經歷大型戰鬥三、四次,破敵十餘萬,徹底解決了關中、隴右反叛勢力的威脅。

而在這個時候,程昱、張遼和夏侯惇等人在幹什麼呢?

他們在緊鑼密鼓的造攻城器械,準備拿下防守空虛的江夏!

按理來說,哪怕他程昱再怎麼無腦,也不會選擇攻打一個如此的大城。

難道他程昱不怕腹背受敵嗎?

難道他程昱不怕這裡面有埋伏嗎?

他怕!

他自然是怕的!

但是促使他選擇攻打江夏的直接原因就是——

關羽敗了!